<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論的詩詞(1824首)

    201 《水龍吟(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為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云)》 宋·辛棄疾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
    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
    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
    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

    202 《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用韻)》 宋·辛棄疾

    貴賤偶然,渾似隨風簾幌,籬落飛花。
    空使兒曹,馬上羞面頻遮。
    向空江、誰捐玉佩,寄離恨、應折疏麻。
    暮云多。

    送別友人追憶愁緒

    203 《上西平·送杜叔高》 宋·辛棄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
    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夜來風雨,春歸似欲留人。

    送別愛國

    204 《水龍吟(丁未約諸叔父玩月,期而不至,時適臺論)》 宋·李曾伯

    舉杯長揖常娥,高情憐我霜髯白。
    婆娑樹底,老蟾何物,千秋一色。
    一鏡高懸,肺肝洞燭,了無塵隔。
    任憶千萬里,同然玉界,都不管、天南北。

    寫人邊塞生活思歸組詩

    205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206 《論盛孝章書/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魏晉·孔融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為始滿,融又過二。
    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

    哲理故事

    207 《展禽論祀爰居》 先秦·佚名

    海鳥曰“爰居”,止于魯東門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國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為國典。

    古文觀止議論

    208 《莊辛論幸臣》 先秦·佚名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
    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鉛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209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210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211 《縱囚論》 宋·歐陽修

    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

    古文觀止史評

    212 《范增論》 宋·蘇軾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未至彭城,疽發背,死。
    蘇子曰:“增之去,善矣。

    古文觀止史論

    213 《留侯論》 宋·蘇軾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散文

    214 《賈誼論》 宋·蘇軾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
    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壯志難酬

    215 《司馬季主論卜》 明·劉基

    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
    吾聞之蓄極則泄,閟極則達。
    熱極則風,壅極則通。

    古文觀止寓理對話

    216 《論詩三十首·其五》 金朝·元好問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
    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一笑大江橫。

    組詩評論

    217 《論詩三十首·其六》 金朝·元好問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評論組詩

    218 《論詩三十首·十八》 金朝·元好問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

    評論組詩

    21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20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 關于高論的詩詞 描寫高論的詩詞 帶有高論的詩詞 包含高論的古詩詞(18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