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背的詩詞(636首)

    381 《次莒州望即墨感樂毅田單作》 明·謝肅

    單車背高密,一昔次城陽。
    城陽故莒國,俯仰懷興亡。
    莒國固微弱,與魯常爭強。
    城陽雖褊小,在漢亦封王。

    382 《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明·楊循吉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383 《悼楚石和尚詩(三首)》 明·愚庵智及

    潦倒奚翁的骨孫,高年說法屢承恩。
    麻鞋直上黃金殿,鐵錫時敲白下門。
    煩惱海中垂雨露,虛空背上立乾坤。
    秋風唱徹無生曲,白牯貍奴亦斷魂。
    ¤

    384 《西溪晚步》 明·張璨

    空闊川原入望平,晚來天色弄陰晴。
    虹邊殘雨疏疏下,鴉背斜陽閃閃明。
    淺渚微波群鷺浴,斷堤高柳一蟬鳴。
    行吟澤畔非憔悴,漁父無勞詠濯纓。

    385 《題盧溝曉月圖》 明·趙寬

    銀河半落長庚明,城高萬戶皆雞聲。
    長橋臥波鰲背聳,上有車馬蕭蕭行。
    蒼煙淡接平蕪迥,沙際朦朧見人影。
    舉頭一望天宇高,殘月蒼蒼在西嶺。

    38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87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388 《金井山居次韻》 明·鄒智

    鐵杖何年入此山,今人庵是古人庵。
    春風小圃修花史,落日疏林縱酒談。
    放鶴亭高塵網斷,聽鶯橋近野情酣。
    莫辭老背尋常炙,寒露侵凌恐未堪。

    389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山水

    390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391 《巫山》 宋·蘇軾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
    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
    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
    坱軋勢方深,結構意未遂。

    392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宋·蘇軾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
    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臥龍蟠屈半東州,萬室鱗鱗枕其股。
    背之不見與無同,狐裘反衣無乃魯。

    393 《東新橋》 宋·蘇軾

    群鯨貫鐵索,背負橫空霓。
    首搖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機牙任信縮。
    漲落隨高低。

    394 《復次放魚前韻答趙承議陳教授》 宋·蘇軾

    擾擾萬生同大塊,槍榆不羨培風背。
    青丘已吞云夢芥,黃河復繚天門帶。
    長譏韓子隘且陋,一飽鯨魚何足膾。
    東坡也是可憐人,披抉泥沙收細碎。

    395 《秧馬》 宋·蘇軾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壟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396 《戲作切語竹詩》 宋·蘇軾

    隱約安幽奧,蕭騷雪藪西。
    交加工結構,茂密渺冥迷。
    引葉油云遠,攢叢聚族齊。
    奔鞭迸壁背,脫籜吐天梯。

    397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398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399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戰爭憂國憂民

    400 《染絲上春機》 唐·李賀

    玉罌汲水桐花井,茜絲沈水如云影。
    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
    彩線結茸背復疊,白袷玉郎寄桃葉。
    為君挑鸞作腰綬,愿君處處宜春酒。

    * 關于高背的詩詞 描寫高背的詩詞 帶有高背的詩詞 包含高背的古詩詞(6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