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翻的詩詞(1362首)

    961 《春庭》 宋·文同

    春院陰陰翠靄低,春庭寂寂曉光迷。
    花間蜂去抱黃粉,苔上燕來銜綠泥。
    兩行高梧初蔭合,一翻新草恰生齊。
    微禽已識幽人意,飛下欄干向里啼。

    962 《季百般已亥大雨》 宋·文同

    黑云堆空天地昏,風勢猛惡山岳撳。
    怪電燒爇嗔霆喧,鯨海起立星漢翻。
    玉竿銀索傾瓶盆,誼威怒力凌乾坤。
    川陸浩渺同一源,泛濫直欲浮高原。

    963 《乞畫雁寄涇州毋使君》 宋·文同

    寒影亂翻奉嶺月,晚行高處隴山云。
    回中有客能傳雁,異日從公乞一群。

    964 《和提刑子功喜雨》 宋·文同

    時雨已可喜,況當春發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萬物萌。
    真宰每自惜。
    才灑復卻晴。

    965 《五里三灘》 宋·文同

    群石壅水成哀湍,五里之地凡三灘。
    船如走丸勢不住,力適萬弩云濤盤。
    門窗掩塞怕飛浪,已倒床座翻杯槃。
    長年三老色自落,捩眼不敢窺波瀾。

    966 《山園》 宋·文同

    久雨無所適,新晴步山園。
    西風滿高林,敗葉驚已翻。
    時節急如此,世事安可論。
    夜歸燈下吟,寒蟲伴幽喧。

    967 《美哉亭》 宋·陳與義

    西出城皋關,土谷僅容駝。
    天掛一疋練,雙崖斗嵯峩。
    忽然五丈缺,亭構如危窠。
    青山麗中原,白日照大河。

    968 《得席大光書因以詩迓之》 宋·陳與義

    十月高風客子悲,故人書到暫開眉。
    也知廊廟當推轂,無奈江山好賦詩。
    萬事莫倫兵動后,一杯當及菊殘時。
    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

    969 《游峴山次韻三首》 宋·陳與義

    夜度一程云,平明踏山址。
    山神豈妬我,飛雨亂眸子。
    重岳袞袞去,前杰后俊偉。
    晦明更百態,始望那及此。

    970 《送蔡迨赴桂陽令》 宋·周必大

    工部詩題滿劍川,儀曹文筆照湖南。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睎驥有心真自得,拔茅無術定誰慚。
    金蘭正好追英彥,蒲谷翻令試子男。

    971 《瀑布》 宋·洪咨夔

    白龍飛出翠云堆,不見源頭只見來。
    勢有盛衰惟視雨,聲無高下尺成雷。
    誰教河鼓翻將落,我欲陽侯挽取回。
    東陌西阡分港去,豐年入眼稻花開。

    972 《東山塔影》 宋·洪咨夔

    相輪高插碧霄寒,好是如如不動山。
    弄影翻光顛倒轉,微權只在隙窗間。

    973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974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975 《題延平閣》 宋·蔡襄

    雙溪會一流,新搆橫鮮赭。
    浮居紫霄端,臥影澄川下。
    峽深風力豪,石峭湍聲瀉。
    古劍成蟄龍,商帆來陣馬。

    976 《過比干墓》 宋·邵雍

    精誠皦於日,發出為忠辭。
    方寸已盡破,獨夫猶不知。
    高墳臨大道,老木無柔枝。
    千古存遺像,翻為謅子嗤。

    977 《為臨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詩》 南北朝·沈約

    涼風北起。
    高鴈南翻。
    葉浮楚水。
    草折梁園。

    978 《從齊武帝瑯琊城講武應詔詩》 南北朝·沈約

    九功播祧墠。
    七德陳武懸。
    展事昌國圖。
    息兵由重戰。

    979 《侍從徐國公殿下軍行詩》 南北朝·庾信

    八風占陣氣。
    六甲候兵韜。
    置府仍張幕。
    麾軍即秉旄。

    980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詩》 南北朝·庾信

    千金高堰合。
    百頃浚源開。
    翻逢積翠浪。
    更識昆明灰。
    猿嘯風還急。
    雞鳴潮即來。
    時看青雀舫。
    遙逐桂舟回。

    * 關于高翻的詩詞 描寫高翻的詩詞 帶有高翻的詩詞 包含高翻的古詩詞(13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