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禪的詩詞(921首)

    701 《次韻子瞻與安節夜坐三首》 宋·蘇轍

    少年高論苦崢嶸,老孚寒蟬不復聲。
    目斷家山空記路,手披禪冊漸忘情。
    功名久已知前錯,婚嫁猶須畢此生。
    家世讀書難便廢,漫留案上鐵燈檠。

    702 《送琳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703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其一掬泉軒》 宋·蘇轍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潤可無泉。
    穿墻白練秋聲細,照屋清銅曉色鮮。
    已放魚蝦嫌跳擲,更除蘋藻任漪漣。
    只應明月中霄下,長共禪心相向圓。

    704 《試院唱酬十一首其一戲呈試官呂防》 宋·蘇轍

    新秋風月正涼天,空館相看學坐禪。
    滿榻詩書愁病眼,隔墻砧杵思高眠。
    霜飛一葉凋瓊玉,風繞雙松奏管弦。
    聞道熊羆歸夢數,侵天闈棘漫森然。

    705 《大秦寺》 宋·蘇轍

    大秦遙可說,高處見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種麥,僧魯不求禪。
    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

    706 《游泰山四首 靈巖寺》 宋·蘇轍

    青山何重重,行盡土囊底。
    巖高日氣薄,秀色如新洗。
    入門塵慮慮,盥漱得清泚。
    高堂見真人,不覺首自稽。

    707 《東軒長老二絕〈并序〉》 宋·蘇轍

    始余于官舍營東軒,彭城曹君煥子文,自浮光訪余于高安,道過黃岡,家兄子瞻以詩送之曰:“君到高安幾日回,一時抖藪舊塵埃。
    贈君一籠牢收取,盛取東軒長老來。
    ”君過廬山,見圓通知慎禪師,出詩示之。
    師嘗與余通書,見之欣然。

    708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宋·蘇轍

    大秦遙可說,高虎見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種麥,僧魯不求禪。
    北望長安市,高城遠似煙。

    709 《次韻毛君上書求歸未報》 宋·蘇轍

    白發憂民帶減圍,頻聞慷慨賦將歸。
    近傳道士連三咽,久悟禪門第一機。
    夜永庵中詩自得,日高門外客來稀。
    此心素定誰能勸,只有丁寧詔莫違。

    710 《送趙屼秘書還錢塘》 宋·蘇轍

    世人何局促,奔走鬢蒼蒼。
    聞道余杭守,獨游何有鄉。
    禪心朝吐月,元氣夜生光。
    清靜安罷瘵,寬仁服暴強。

    711 《贈景福順長老二首〈并序〉》 宋·蘇轍

    轍幼侍先君,聞嘗游廬山,過圓通,見訥禪師,留連久之。
    元豐五年,以譴居高安,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自言昔従訥于圓通,逮與先君游,歲月遷謝,今三十六年矣。
    二公皆吾里人,訥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順公七十四,神完氣定,聰明了達。
    對之悵然,懷想疇昔,作二篇贈之。

    712 《送趙?幾秘書還錢塘》 宋·蘇轍

    世人何局促,奔走鬢蒼蒼。
    聞道余杭守,獨游何有鄉。
    禪心朝吐月,元氣夜生光。
    清靜安罷瘵,寬仁服暴強。

    713 《和子瞻自凈土步至功臣寺》 宋·蘇轍

    山平村塢連,野寺鐘相答。
    晚陰生林莽,落日猶在塔。
    行招兩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橋,迎客出林樾。

    714 《游太山四首其三靈巖寺》 宋·蘇轍

    青山何重重,行盡土囊底。
    巖高日氣薄,秀色如新洗。
    入門塵慮息,盥漱得清泚。
    高堂見真人,不覺首自稽。

    715 《嵩岳十四韻》 宋·魏野

    東西南北岳,峻極盡難群。
    有感生賢相,無偏像圣君。
    四方觀玉像,萬壑絕妖氛。
    影入周公側,聲曾漢后聞。

    716 《宿王闢宅與王專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 宋·魏野

    夜淺月未生,春寒雪猶在。
    吳僧攜古琴,來與山人會。
    詩心有是非,禪話無慷慨。
    高鴻自冥冥,弋者復何害。

    717 《次韻奉和知府溫尚書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韻》 宋·楊億

    拜章納祿便歸休,秘殿親辭十二旒。
    閣筆罷批丹鳳尾,拂衣初下六鼇頭。
    非緣荊渚依劉表,定欲箕山訪許由。
    北闕子牟終眷戀,南朝安石本風流。

    718 《慧初道人歸青州養親》 宋·楊億

    宴坐禪林度幾秋,忽思歸養指營邱。
    遙知北海孔文舉,應重江南湯惠休。
    畏日流金征路遠,長松偃蓋舊房幽。
    庭闈晨夕供甘外,高論彌天不易酬。

    719 《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 宋·楊億

    獨攜瓶錫新安去,寒雨西風落葉頻。
    江水淺深清見底,山程高下險摧輪。
    社中香火延開士,肘后方書濟俗人。
    鄉樹再尋南國路,禪房空鎖帝城塵。

    720 《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 宋·曾鞏

    法定禪房臨峭合,辟支靈塔冠層巒。
    軒窗勢聳云林合,鐘磬聲高鳥道盤。
    白鶴已飛泉自涌,青龍無跡洞常寒。
    更聞雷遠相從樂,世道囂塵豈可干。

    * 關于高禪的詩詞 描寫高禪的詩詞 帶有高禪的詩詞 包含高禪的古詩詞(9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