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燭的詩詞(809首)

    221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222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223 《太湖詩·三宿神景宮》 唐·皮日休

    古觀岑且寂,幽人情自怡。
    一來包山下,三宿湖之湄。
    況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
    玉泉浣衣后,金殿添香時。

    224 《紀夢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唐·陸龜蒙

    昔臥嵩高云,云窗正寒夕。
    披裘忽生夢,似到空王宅。
    峨天一峰立,欄楯橫半壁。
    級倚綠巔差,關臨赤霄辟。

    225 《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壚》 唐·陸龜蒙

    錦里多佳人,當壚自沽酒。
    高低過反坫,大小隨圓瓿。
    數錢紅燭下,滌器春江口。
    若得奉君歡,十千求一斗。

    226 《寄懷華陽道士》 唐·陸龜蒙

    華陽門外五芝生,餐罷愁君入杳冥。
    遙夜獨棲還有夢,昔年相見便忘形。
    為分科斗親鉛槧,與說蜉蝣坐竹欞。

    227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懷古

    228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婉約春夜女子懷人

    229 《長安客舍敘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五首》 唐·曹唐

    邵陵佳樹碧蔥蘢,河漢西沈宴未終。
    殘漏五更傳海月,清笳三會揭天風。
    香熏舞席云鬟綠,光射頭盤蠟燭紅。

    230 《贈陳望堯》 唐·李咸用

    若說精通事藝長,詞人爭及孝廉郎。
    秋螢短焰難盈案,鄰燭馀光不滿行。
    鵠箭親疏雖異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明時公道還堪信,莫遣錐鋒久在囊。

    詠物菊花品格抱負

    231 《草蟲》 唐·李咸用

    如繰如織暮eV々,應節催年使我愁。
    行客語停孤店月,高人夢斷一床秋。
    風低蘚徑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暫休。
    須付畫堂蘭燭畔,歌懷醉耳兩悠悠。

    232 《送孫百篇游天臺》 唐·方干

    東南云路落斜行,入樹穿村見赤城。
    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
    映巖日向床頭沒,濕燭云從柱底生。
    更有仙花與靈鳥,恐君多半未知名。

    233 《月》 唐·方干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
    海上風云搖皓影,空中露氣濕流光。
    斜臨戶牖通宵燭,回照階墀到曉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聞墨翰已成章。

    234 《巴南旅舍言懷》 唐·羅鄴

    萬浪千巖首未回,無憀相倚上高臺。
    家山如畫不歸去,客舍似仇誰遣來。
    紅淚罷窺連曉燭,碧波休引向春杯。
    后時若有青云望,何事偏教羽翼摧。

    235 《簾二首》 唐·羅隱

    疊影重紋映畫堂,玉鉤銀燭共熒煌。
    會應得見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殷勤為囑纖纖手,卷上銀鉤莫放垂。

    236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 唐·鄭谷

    高名向己求,古韻古無儔。
    風月拋蘭省,江山復桂州。
    賢人知止足,中歲便歸休。
    云鶴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237 《個人三十韻》 唐·吳融

    裊裊復盈盈,何年墜玉京。
    見人還道姓,羞客不稱名。
    故事諳金谷,新居近石城。
    臉橫秋水溢,眉拂遠山晴。

    238 《省試夜投獻座主》 唐·殷文圭

    辟開公道選時英,神鏡高懸鑒百靈。
    混沌分來融間氣,欃槍滅處炫文星。
    燭然蘭省三條白,山束龍門萬仞青。
    圣教中興周禮在,不勞干羽舞明庭。

    239 《荊南道中》 唐·曹松

    十月荒郊雪氣催,依稀愁色認陽臺。
    游秦分系三條燭,出楚心殊一寸灰。
    高柳莫遮寒月落,空桑不放夜風回。
    如何住在猿聲里,卻被蟬吟引下來。

    戰爭憂國憂民

    240 《鄭補闕山居》 唐·李洞

    高節諫垣客,白云居靜坊。
    馬饑餐落葉,鶴病曬殘陽。
    野霧昏朝燭,溪箋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論句夜何長。

    * 關于高燭的詩詞 描寫高燭的詩詞 帶有高燭的詩詞 包含高燭的古詩詞(8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