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源的詩詞(792首)
461
《寄曾得之》 明·練子寧
高鳥知還久倦飛,分甘萬里邁王畿。
虎頭食肉侯何用,雞舌含香事已違。
博望尋源經月去,長卿喻蜀暫時歸。
寄言玉笥云中客,終擬相從采蕨薇。
462
《游大酉洞天》 明·陸粲
疇昔覽山經,名跡等大酉。
乾坤遼闊吳楚長,倚劍青冥只翹首。
誰云萬里今獨來,怏意茲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463
《北岳二十韻》 明·馬汝驥
代郡高誰辟,恒山郁自盤。
頂浮天地闊,傍掩日星殘。
形勢并門扼,威靈冀宅安。
省方玄帝始,分野紫垣端。
464
《題廬山瀑布圖》 明·蒲庵禪師
廬山瀑布天下聞,白河倒瀉千丈云。
長風吼石吹不斷,一洗浩劫消塵氛。
我昔潯陽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龍夌。
六月飛濤噴雨來,灑作冰花滿晴昊。
465
《題畫梅和王山農韻》 明·錢宰
江南春來白雪爛,落月橫參夜將半。
縞衣綽約如故人,踏颯梨云欹老干。
北風獵獵天正寒,仿佛風節憑西闌。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間。
466
《□□寺》 明·王獻芝
尋幽入仙源,遙聞鐘聲起。
到門蟠古松,龍鱗半身死。
對佛插高峰,寒翠妙空里。
是時秋已深,黃葉滿流水。
老衲笑相迎,焚香問禪旨。
467
《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 明·王稚登
檻虎不垂頭,籠鶴不委翼。
兔爰雉耿介,牛順而羊逆。
梧桐茂高陵,檉柳主下隰。
物性各有托,焉得相變易。
渭川玉波澄,涇河泥滓流。
為水本同源,清濁不相侔。
悠悠孺子歌,宣尼為遲留。
¤
469
《楊褒忠公墓》 明·葉子奇
步出城南門,來吊褒忠墓。
墓高三四尺,棠梨已無樹。
昔人重忠節,尸祝掞崇宇。
自從兵甲興,萬物散風雨。
471
《謝臨川游山》 明·張之象
客行曠登覽,羈心展游陟。
裹糧度瑤岑,振衣尋石室。
源深洞屢迷,徑險巖逾密。
重林散輕霧,絕壁映初日。
472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473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474
《古風其五十一》 唐·李白
殷後亂天紀。
楚懷亦已昏。
夷羊滿中野。
菉葹盈高門。
比干諫而死。
屈平竄湘源。
虎口何婉孌。
女媭空嬋媛。
彭咸久淪沒。
此意與誰論。
476
《游金山寺》 宋·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477
《東湖》 宋·蘇軾
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478
《荊門惠泉》 宋·蘇軾
泉源従高來,走下隨石脈。
紛紛白沫亂,隱隱蒼崖坼。
縈回成曲沼,清澈見肝膈。
眾瀉為長溪,奔駛蕩蛙蟈。
479
《荊門惠泉》 宋·蘇軾
泉源從高來,走下隨石脈。
紛紛白沫亂,隱隱蒼崖坼。
縈回成曲沼,清澈見肝膈。
瀉為長溪,奔駛蕩蛙蟈。
* 關于高源的詩詞 描寫高源的詩詞 帶有高源的詩詞 包含高源的古詩詞(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