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才方的詩詞(569首)

    81 《送方郎唐卿漕試》 宋·劉克莊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
    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
    身退吾難論一鶚,才高君必中雙雕。
    漢廷急士將親策,想見諸儒避董晁。

    82 《復用前韻答明略并呈魯直》 宋·晁補之

    廖君憤世談刺口,人言寧食蔥三斗。
    軒然齃鼻頤隱肩,日日醉市驅驢還。
    我初目病視彷佛,望君有異大人間。
    新豐兩行惜不上,竹林風來虛自賞。

    83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 宋·晁補之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84 《登凌云高處》 宋·劉過

    攝衣更上一層樓,才到層霄最上頭。
    方識乾坤真轉轂,好知身世付虛舟。
    九秋草木嵐煙濕,萬里山川海氣浮。
    更欲杖藜窮望眼,眼中何處認神州。

    85 《送方員外之廬陵》 明·楊基

    十年在羈旅,未嘗憂別離。
    如何與君辭,愴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儔,語默皆可師。
    溫溫霜天裘,細細當暑絺。

    86 《次韻徐秀才十首》 宋·陳造

    翕赫公侯門,下客亦方聞。
    慘澹埃壒地,高賢絕通津。
    蠹書分此老,華國須奇文。
    渠觀有旁招,子行當冠軍。

    87 《用錢夢弼韻送歸京口》 宋·曹勛

    吾儕此道竟須伸,抱負堂堂況不倫。
    每喜高才皆正倫,異時公儀有廷臣。
    落花流水方愁客,細雨輕寒不著人。
    且力韜鈐加強飯,未須俯首嘆湮淪。

    88 《參議余公挽詩》 宋·虞儔

    假蔭非公志,書生若命何。
    高才寧汩沒,榮路故蹉跎。
    仲子能傳業,詞場遂決科。
    暮年方慰意,樂極又悲歌。

    89 《送徐洞清秀才入道》 宋·葉適

    方老昔為儒,仁義自愁煎。
    決策從道士,擺落科場緣。
    神仙事茫昧,良得日高眠。
    徐生嗣其風,永謝負郭田。

    90 《錢方言巖仲之泰尉尤溪二首》 宋·王邁

    莫作尋常一尉看,斯人能大所居官。
    才高不數麒麟楦,氣盛曾排虎豹關。
    初筮事人須以直,有心及特莫辭難。
    此行有一為君賀,刺史賢如元次山。

    91 《送王秘校嶺南都講學》 宋·宋庠

    高才嘗負俗,公存此開榮。
    卻領淹中學,還為稷下卿。
    槐依鄉市綠,風入舞壇清。
    稽古方知力,騰飛自有程。

    92 《題袁才舉明景軒詩》 宋·項安世

    孤竹兩高人,不止一清字。
    平生不念惡,和氣滿天地。
    后來展禽氏,但以和得聲。
    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

    93 《再次前韻答高秀才言詩》 宋·項安世

    萬仞崢嶸赤手攀,但能進步莫尤竿。
    一生便作苦吟去,萬事何如得句歡。
    鼓氣易蓑憐我退,市聲方午似君難。
    丈夫不用分畦畛,臭味從今蕙與蘭。

    94 《送高善時赴官》 宋·孔武仲

    王國方登俊,清才尚折腰。
    萱堂余愴在,癉海此行遙。
    宴語無疏闊,離懷但黯銷。
    紅塵一羈旅,風馭羨飄飄。

    95 《寄題丁子厚二亭·朋來亭》 宋·孔武仲

    學有青衿聚,亭當綠野開。
    山川二湖曲,賓友四方來。
    鄉行求如禹,師門欲望回。
    無輕十室小,長養即高才。

    96 《復用韻謝湯子才賀雨》 宋·晁公溯

    亢陽乃為災,正坐我德涼。
    有云輒復散,南箕端{上竹下欺}揚。
    舊聞江都相,亦有請雨方。
    星符久未下,天意終眇茫。

    97 《寄宋嗣宗》 宋·晁公溯

    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
    寧止數斗泥,乃有千丈渾。
    帝選高才郎,遠來乘輶軒。
    凄然在川上,會思澄其源。

    98 《送王秀才出京》 宋·蘇頌

    都城大雪酒價高,我送故人傾濁醪。
    酒闌置杯欲話別,不覺中心生郁陶。
    丈夫聚散豈為念,所嘆人事多徒勞。
    憶昔我年未弱冠,西來觀藝游神皋。

    99 《戲效長慶律體即事與高文倩》 明·程嘉燧

    蛾眉蟾月兩嬋娟,憶遇如花勝會仙。
    近逐歌喉須闖席,遙開笑靨待過船。
    燈前墜馬妝仍好,酒后驚鴻態更偏。
    才調直欺文字飲,風騷橫逞士夫筵。

    100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 關于高才方的詩詞 描寫高才方的詩詞 帶有高才方的詩詞 包含高才方的古詩詞(5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