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心的詩詞(6720首)

    41 《高齋閑望言懷》 唐·張九齡

    高齋復晴景,延眺屬清秋。
    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
    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
    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滯留。

    登高懷古

    42 《高山引》 唐·宋之問

    攀云窈窕兮上躋懸峰,長路浩浩兮此去何從。
    水一曲兮腸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遠,友于何日逢。
    況滿室兮童稚,攢眾慮于心胸。
    天高難訴兮遠負明德,卻望咸京兮揮涕龍鐘。

    43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唐·駱賓王

    日觀鄰全趙,星臨俯舊吳。
    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紫云浮劍匣,青山孕寶符。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44 《九日巴丘登高》 唐·張均

    客心驚暮序,賓雁下滄洲。
    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
    湖風扶戍柳,江雨暗山樓。
    且酌東籬酒,聊祛南國憂。

    諷刺小品文

    45 《九日巴丘登高》 唐·張均

    客心驚暮序,賓雁下滄洲。
    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
    湖風扶戍柳,江雨暗山樓。
    且酌東籬酒,聊祛南國憂。

    46 《臨高臺》 唐·沈佺期

    高臺臨廣陌,車馬紛相續。
    回首思舊鄉,云山亂心曲。
    遠望河流緩,周看原野綠。
    向夕林鳥還,憂來飛景促。

    47 《贈別高三十五》 唐·李頎

    五十無產業,心輕百萬資。
    屠酤亦與群,不問君是誰。
    飲酒或垂釣,狂歌兼詠詩。
    焉知漢高士,莫識越鴟夷。

    48 《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 唐·李頎

    累薦賢良皆不就,家近陳留訪耆舊。
    韓康雖復在人間,王霸終思隱巖竇。
    清冷池水灌園蔬,萬物滄江心澹如。

    登高寫景思鄉

    49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詩)》 唐·王昌齡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
    十年守章句,萬里空寥落。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
    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50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詩)》 唐·王昌齡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
    十年守章句,萬里空寥落。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
    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51 《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 唐·劉長卿

    朐山壓海口,永望開禪宮。
    元氣遠相合,太陽生其中。
    豁然萬里馀,獨為百川雄。
    白波走雷電,黑霧藏魚龍。

    52 《秋夜有懷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一作皇甫冉詩)》 唐·劉長卿

    晚節逢君趣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吾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53 《鄴中贈王大(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幽居)》 唐·李白

    一身竟無托,遠與孤蓬征。
    千里失所依,復將落葉并。
    中途偶良朋,問我將何行。
    欲獻濟時策,此心誰見明。

    54 《贈別從甥高五》 唐·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
    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擲,如繩系窮猿。

    55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以寄之》 唐·李白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
    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56 《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箓畢歸北海》 唐·李白

    道隱不可見,靈書藏洞天。
    吾師四萬劫,歷世遞相傳。
    別杖留青竹,行歌躡紫煙。
    離心無遠近,長在玉京懸。

    57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唐·李白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濟。
    應運生夔龍,開元掃氛翳。
    太微廓金鏡,端拱清遐裔。
    輕塵集嵩岳,虛點盛明意。

    詠物贊美農民

    58 《高陵書情,寄三原盧少府》 唐·韋應物

    直方難為進,守此微賤班。
    開卷不及顧,沉埋案牘間。
    兵兇久相踐,徭賦豈得閑。
    促戚下可哀,寬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
    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

    59 《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 唐·岑參

    將門子弟君獨賢,一從受命常在邊。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間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歸來見者誰不羨。

    60 《高都護驄馬行(高仙芝開元末為安西副都護)》 唐·杜甫

    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
    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養隨所致,飄飄遠自流沙至。

    * 關于高心的詩詞 描寫高心的詩詞 帶有高心的詩詞 包含高心的古詩詞(67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