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帽的詩詞(378首)
283
《南源莊》 宋·曾鞏
床上不廢看青山,門前便踏南澗路。
繞墻頓失車馬喧,岸幘日得滄洲趣。
嘗嗟秋蓬轉,未有茅屋據。
對此耳目新,始覺精爽聚。
284
《賀呂守用中》 宋·黃公度
紫帽山顛秋色高,刺桐城頭風怒號。
乾坤沖融忽異態,千里和氣生旌旄。
昂星之精來瑞世,要令致主唐虞際。
骨相誕鍾嵩岳靈,風流不泯磻溪裔。
287
《登薊門用家則堂韻》 宋·汪元量
薊門高處小凝眸,雨后林巒翠欲流。
車笠自來還自去,笳簫如怨復如愁。
珍珠絡臂夸燕舞,紗帽蒙頭笑楚囚。
忽憶舊家行樂地,春風花柳十三樓。
289
《寄向伯恭》 宋·朱翌
天竺山前昔據鞍,帽峨高屋古袍寬。
發雖經舊十分白,心有憂時一寸丹。
云路正看鳴劍履,君門可早掛衣冠。
為公試草薌林傳,歸日來幼九畹蘭。
290
《銅將軍》 元·楊維楨
銅將軍,無目視有準,無耳聽有神。
高紗紅帽鐵篙子,南來開府稱藩臣。
兵強國富結四鄰,上稟正朔天王尊。
阿弟住國秉國鈞,僣逼大兄稱孤君。
291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292
《廬山》 明·唐寅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濃復濃。
燒丹未住屏風迭,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渡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293
《登廬山》 明·唐寅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濃。
移家欲往屏風疊,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涉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295
《寄題水西草堂》 明·楊基
鴛鴦湖東武塘西,桃花滿川蒲葉齊。
春風二月微雨霽,鵝鴨拍水黃鶯啼。
推窗只見參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烏紗官帽半籠頭,紫竹漁竿長在手。
296
《憶北山梨花(并序)》 明·楊基
去年清明花正繁,騎馬曉出神策門。
千桃萬李看未了,小徑更入梨花村。
低枝初開帶宿雨,高樹爛日迷朝暾。
柔膚凝脂暖欲滴,香髓人面春無痕。
298
《再和》 宋·鄭獬
使君攜酒送馀春,縹緲高懷倚白云。
新曲旋教花下按,好題只就席間分。
阮公醉帽玉山倒,謝女舞衣沈水薰。
自笑塵埃滿朱紱,良辰樂事兩輸君。
299
《送方元忠》 宋·鄭獬
京師惡塵土,兩足沒至踝。
狂風暴然作,塞天赤如赭。
事牽或出門,復又無驢跨。
垢汗黏透衣,留遲固不遐。
* 關于高帽的詩詞 描寫高帽的詩詞 帶有高帽的詩詞 包含高帽的古詩詞(3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