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層的詩詞(739首)

    661 《自和》 宋·李曾伯

    最高樓上又層闌,目短元龍空海寰。
    棟宇地雄千嶂表,金湯天設兩江間。
    西風障面曾籌檄,夜月胡床憶佩環。
    老去憑虛心輒悸,蜀城雖好不如還。

    662 《次韻秋崖落成》 宋·方岳

    高亭著處出奇峰,不枉平生此與濃。
    力士鐺隨狂李白,華陽巾墊郭林宗。
    菊花籬落秋寥廓,山市人家翠疊重。
    病起不論雙足繭,層巔更欲試詩筇。

    663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 宋·方岳

    富貴不可期,貧賤未易驕。
    山人乃爾昧,過眼風煙飄。
    鷦鷯一枝足,不知有層霄。
    我知古之人,千載俱寥寥。

    664 《墳院新篁》 宋·衛宗武

    瑯玕挺秀徑尺盈,森森直上摩蒼冥。
    封培保護猶重器,歲余二十林方成。
    繩繩孫子更杰出,遠過鼻祖尤輪囷。
    蔚然翠羽漸成葆,稚者碧玉初抽簪。

    665 《所居遇雪》 宋·衛宗武

    去年雪於臘,見晛跡已滅。
    今年天作花,再白遂凝結。
    鱗鱗甍相接,爛爛銀互疊。
    平尺雖未盈,皓若布層氎。

    666 《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宋·陳著

    斷鰲奠極戲者誰,岷山如龍萬里馳。
    大江之陽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趨四明卓秀偉,二百八十峰參差。
    潮江合拜山駐腳,伏脈分行東西支。

    667 《番陽張君叔振觀予以其家雙瑞圖俾詩之叔振大》 宋·姚勉

    望月犀角明,涵星蚌胎聚。
    斯石臥龍枕,宜有蜿蜒具。
    龍頭君家舊,有子踵高步。
    層云觸石出,四海望甘霔。

    668 《送松麓李應龍彝甫攜阿潁鵬升參學》 宋·姚勉

    老龍本自天門出,躍入璧池聊換骨。
    鵬雛夭矯更不凡,平視南溟渺東渤。
    玉京道上五年前,曾見鱗翮雙飛天。
    只今江國梅花路,又送鵬雛逐龍去。
    明年秋風層云飛,后年春浪桃花肥。
    摶鵬高騫龍速化,倘許共勒青冥鞿。

    669 《重九日法輪庵次鳳山韻》 宋·胡仲弓

    野眺逾高阪,葬傳響外幽。
    僧從孤寺出,寄倚一林秋。
    池上煙飛去,亭皋影尚留。
    遠風山下起,吹我上層樓。

    670 《贈星學葉冰壺》 宋·何夢桂

    祝融擲火驅六龍,火輪吐焰燒長空。
    彤云掛樹凝翠歇,九根灼爛紅爐中。
    黑菟喘嘯風不起,紫蛟嗔臥潛幽宮。
    燕然山高倚絕壁,下有凌陰厚千尺。

    671 《感懷再和山房韻》 宋·何夢桂

    幽人癖好山,結屋山北方。
    於兔出繞屋,寧復劬禿當。
    巖溜晴霡霂,野燒夕燉煌。
    療饑采紫芝,不救病發蒼。

    672 《餞何君元赴汾陽儒諭》 宋·何夢桂

    雪月堂前冷掾廳,況如此邑甚於冰。
    行移太白西邊次,去占高青最上層。
    冷不然官舍燭,俸涼自糴太倉升。
    詩書莫道同芻狗,尚見宮墻踐豆登。

    673 《愚石歌》 宋·何夢桂

    大埠初分生怪石,曾與不周山作骨。
    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轉奇崛。
    媧皇煉石補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
    地下為石天上星,頑質變化生神靈。

    674 《過太常寺簿謝公故第》 宋·黎廷瑞

    落日廬阜紫,飛砂湖水黃。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層岡。
    丹梯遂寥邈,沈思熱中腸。
    當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675 《水龍吟 至順癸酉九日秋與亭賦》 元·許有壬

    一亭飛出層霄,昔人似為登高辦。
    雙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漢。
    一片秋光,青山紅樹,斷云斜雁。
    想人生塵世,難逢開口,但酬節、何多漢。

    676 《水龍吟 至順癸酉九日秋與亭賦》 元·許有壬

    一亭飛出層霄,昔人似為登高辦。
    雙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漢。
    一片秋光,青山紅樹,斷云斜雁。
    想人生塵世,難逢開口,但酬節、何多漢。

    677 《清平樂 登北山閣》 元·許有壬

    鍾山高處。
    又結層樓住。
    山自蒼蒼江自去。
    萬景一時收聚。
    平生湖海詩豪。
    更傾五斗香醪。
    不信人間好句,不教驅入霜毫。

    678 《清平樂 登北山閣》 元·許有壬

    鍾山高處。
    又結層樓住。
    山自蒼蒼江自去。
    萬景一時收聚。
    平生湖海詩豪。
    更傾五斗香醪。
    不信人間好句,不教驅入霜毫。

    679 《滿江紅 丙午重陽前二日雨霽,泗涇倚蘭望九》 元·邵亨貞

    云鎖吳山,重陽近、滿城風雨。
    層樓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佇。
    采菊有誰忘世慮,催租底事妨詩句。
    縱鳥巾、潦倒不禁秋,猶能賦。

    680 《陪鄭明德倪元鎮游天平山四首》 明·袁凱

    高臺千尺對層巒,只許吳王醉里看。
    山色不隨勾踐去,游人還得倚闌干。

    * 關于高層的詩詞 描寫高層的詩詞 帶有高層的詩詞 包含高層的古詩詞(7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