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尺的詩詞(1607首)
721
《道中登嶺》 宋·趙汝績
慚愧輕輿寄仆肩,蛇蟠小徑入層巔。
升高但覺少平地,視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級,堵墻椽屋即人煙。
客程到此更風雪,聞一禽聲恐杜鵑。
724
《詠瀑布》 宋·趙至道
飛落寒泉一派高,初聞響似浙江潮。
松陰無雨云長潤,石竇雖晴雪未消。
素練幾時懸絕壁,白虹千尺跨層霄。
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來故不遙。
725
《冬至祀先有感》 宋·趙仲修
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誰齎恨到重泉。
離騷空紀高陽后,藍縷過如蚡冒前。
終亦有人分鼠璞,只今無俸置豚肩。
男兒七尺須如戟,獨掩蓬蒿掃紙錢。
727
《望景樓》 明·鄭夢周
百尺樓高石徑橫,秋光一望不勝情。
青山隱約扶余國,黃葉紛紜百濟城。
九月西風寒客袂,百年俠骨誤書生。
天涯日沒浮云合,回首依依望玉京。
728
《次韻種道行衙賞蓮花》 宋·鄭俠
城中勢利如聚蛙,聒聒鼓鬧窮兩衙。
忽聞攜樽命真賞,如見地涌金蓮花。
況茲危亭跨高爽,極目四顧窮天涯。
紅蕖繚繞幾數畝,盛妝翠蓋相撐拿。
729
《滕王閣》 宋·宗必經
高閣連城十二欄,西風領客共躋攀。
半簾煙雨長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間。
雁帶秋聲歸別浦,鶯分春色過巴山。
當年蛺蝶知誰畫,一夢莊周去不還。
730
《擔子洼》 元·黃溍
自從始出關,數日走崖谷。
迢迢度偏嶺,險盡得平陸。
陂陀皆土山,高下紛起伏。
連天暗豐草,不復見林木。
731
《種橦花》 元·陳高
炎方有橦樹,衣被代蠶桑。
舍西得閑園,種之漫成行。
苗生初夏時,料理晨夕忙。
揮鋤向烈日,灑汗成流漿。
732
《天馬行應制作》 元·周伯琦
飛龍在天今十祀,重譯來庭無遠邇。
川珍岳貢皆貞符,神駒躍出西洼水。
拂郎蕞爾不敢留,使行四載數萬里。
乘輿清暑灤河宮,宰臣奏進閶闔里。
733
《野狐嶺》 元·周伯琦
高嶺出云表,白晝生虛寒。
冰霜四時凜,星斗咫尺攀。
其陰控朔部,其陽接燕關。
澗谷深叵測,梯磴紆百盤。
735
《題李白郎官湖》 元·范梈
當時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來相迎。
畫船吹笛弄《淥水》,何意芳洲遺舊名。
唐祠蕪沒知何代?惟有東流水長在。
黎侯獨起梁棟之,仿佛云中昔軒蓋。
736
《送華山隱歸西湖故居》 元·王士熙
方士求仙入滄海,十二城樓定何在?金銅移盤露滿天,琪樹離離人不采。
軒轅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趨。
青牛谷口迎紫氣,白鶴洞中傳素書。
珊珊鳴佩星辰遠,寂寂珠庭云霧虛。
738
《述懷》 元·葉颙
貌古何妨笑語新,寧憂勛業鏡生塵。
芙蓉霧下三更月,檐葡風前七尺身。
偶爾忘懷非造理,或然閉目獨凝神。
老身迂懶無迎送,高臥從人話隱淪。
740
《述懷效生肖體》 明·卞榮
槐葉初生如鼠目,蝸牛綠樹蔭新綠。
馮軒高吟坐虎皮,一掃頓令千兔禿。
墨池之魚曾化龍,三尺青蛇在袖中。
失馬休嗟塞上翁,忘羊歧路迷西東。
沐猴而冠良足恥,五百斗雞同夢死。
狗監明當薦上林,牧豬江揖商丘子。
* 關于高尺的詩詞 描寫高尺的詩詞 帶有高尺的詩詞 包含高尺的古詩詞(16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