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就的詩詞(953首)

    661 《太博孫公游火井因寄》 宋·文同

    七盤云道與云浮,下見高林壓縣樓。
    覽影莫能陪后乘,臨風空自憶前游。
    已聞去日謀詩席,更羨歸時就釣舟。
    好句定知酬不得,盡將奇詭入冥搜。

    662 《謝友人寄畫》 宋·文同

    客從長安來,厚紙封小軸。
    題云此奇畫,寄贈公或蓄。
    開之掛高壁,爛絹止一幅。
    中有兩駱駝,氣韻頗不俗。

    663 《漢中城樓》 宋·文同

    蘚徑踏層斑,高林古木間。
    雁隨平楚遠,云共太虛閑。
    晚靄昏斜谷,晴陽露斗山。
    將身就清曠,名路爾何顏。

    664 《閑遣》 宋·文同

    庭竹擁高叢,移床就好風。
    掩門休務外,隱幾坐忘中。
    世事元何物,人心了即空。
    客來休借問,此意浩無窮。

    665 《靜庵》 宋·文同

    問此初誰筑,經營羨爾能。
    依深還巨木,就蔭覆高藤。
    坐與境同寂,來無人可憎。
    一床黃臥具,茂灌本如僧。

    666 《夏樹》 宋·文同

    夏樹始繁密,條縷方且柔。
    左右覆吾廬,合如張碧油。
    新蟬噪晴午,余響藏深幽。
    軒窗轉炎日,清影為我留。

    667 《百舌鳥》 宋·文同

    眾禽乘春喉吻生,滿林無限啼新晴。
    南園花木正繁盛,小小大大皆來鳴。
    藏枝映葉復誰使,不肯停住常嚶嚶。
    就中百舌最無謂,滿口學盡群鳥聲。

    668 《和提刑子功喜雨》 宋·文同

    時雨已可喜,況當春發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萬物萌。
    真宰每自惜。
    才灑復卻晴。

    669 《郊外》 宋·文同

    城市壓壓土,高原聊振衣。
    晚云多淺碧,秋樹半深緋。
    江氣雜輕靄,山光明落暉。
    因成求好景,更就野橋歸。

    670 《北園避熱》 宋·文同

    繚繞度回塘,紆余轉短墻。
    引筇聊散誕,入竹得清涼。
    正午禽蟲凈,初晴果木香。
    移床就高處,更欲解衣裳。

    671 《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 宋·文同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鑊。
    時行古關道,十步九立腳。
    煙云炙盡散,樹木曬欲落。
    喉鼻喘不接,齒舌津屢涸。

    672 《平云閣偶作》 宋·文同

    陵陽郡事全稀少,懶守長贏半日閑。
    晚后須來上高閣,就中無厭是云山。

    673 《徙舍蒙大成賜詩》 宋·陳與義

    南北東西共一塵,得坻隨處可收身。
    卜居賦就知謀拙,入宅詩成覺新詩。
    三徑蓬蒿猶恨淺,九流賓客未嫌貧。
    不須更待高軒過,袖有珠璣已照鄰。

    674 《暝色》 宋·陳與義

    殘輝度平野,列岫圍青春。
    柴門一枝筇,日暮棲心神。
    暝色著川嶺,高低郁輪囷。
    水光忽倒樹,山勢欲傍人。

    675 《賀升卿年垂八十以詩寄平園新詠二十二篇又錄》 宋·周必大

    文與年高豈樂天,字隨心正亦公權。
    吟詩作賦晴窗里,問柳尋花野水邊。
    喜我新巢三徑就,勞君舊句一時編。
    雪舟有興休回棹,共載期追李郭仙。

    676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677 《燕》 宋·白玉蟾

    新巢故園兩依依,似與春花秋葉期。
    雨過池塘得泥跡,日高臺榭卷簾遲。
    秋千節后初相見,祓禊人歸有所思。
    雙侶多情擬憑仗,小箋封就碧云詩。

    678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679 《旴江舟中聯句》 宋·白玉蟾

    倏忽僧千兔,尋常涸百蠡。
    眼光摩日月,足跡遍山河。
    赤壁聊化鶴,黃庭浪換鵝。
    秋聲歸欸乃,云影映婆娑。

    680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 關于高就的詩詞 描寫高就的詩詞 帶有高就的詩詞 包含高就的古詩詞(9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