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聲語的詩詞(648首)

    501 《七月二日大雨歌》 宋·文天祥

    燕山五六月,氣候苦不常。
    積陰綿五旬,畏景淡無光。
    天漏比西極,地濕等南方。
    今何苦常雨,昔何苦常暘。

    502 《八月十一日晨興》 宋·張耒

    老人秋少睡,禪誦每晨興。
    鄰碓舂殘月,床蛩語暗燈。
    高林鳥聲起,幽草露華凝。
    筇杖兼禪榻,生涯一野僧。

    503 《代贈》 宋·張耒

    洞房飛香作春霧,仙人勸酒香中語。
    明眸第二紫云娘,鶯學歌聲柳如舞。
    蹙眉長歌澧有蘭,銀鉤請君春草篇。
    繁弦高張燭燒夜,玉壺未盡參在天。

    504 《奉先寺》 宋·張耒

    荒涼城南奉先寺,后宮美人棺葬此。
    角樓相望高起墳,草間柏下多石人。
    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當丘壟。
    家家墳上作享亭,朱門相向無人聲。

    505 《新寨餞南歸客》 宋·黃庭堅

    初更月蝕缺半璧,三更北風雪平屋。
    夜寒置酒送歸客,長歌燕雁燈前落。
    故園無書已十月,目極千里云水隔。
    客方有行乃未已,歸且經予江上宅。

    506 《戲贈陳季張》 宋·黃庭堅

    氣清語不凡,郭與陳季優。
    季子有美質,明月懸高秋。
    詞談貫百家,炙轂出膏油。
    放聲寄大塊,肆情無去留。

    507 《次韻答常甫世弼二君不利秋官郁郁初不平故予》 宋·黃庭堅

    鵬翼將圖南,垂天上扶搖。
    飛飛尋常閑,深樹乘風蜩。
    大觀與小智,從事不同條。
    揚雄老執戟,金張珥漢貂。

    508 《偶成 其二》 元·王冕

    萬里長山走薊門,嶄然天險中路分。
    高風吹雨作飛雪,老樹積煙成凍云。
    武帳駐兵談亞父,氈城無語及昭君。
    夜深誰渡桑乾水?嗚咽笳聲不忍聞。

    509 《葛氏鼎》 宋·歐陽修

    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止湫。
    我從故老問其由,云古五鼎藏高丘。
    地靈川秀草木稠,郁郁佳氣蒸常浮。
    惟物伏見數有周,秘藏奇怪神所搜。

    510 《答僧訥》 宋·賀鑄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
    不墜家聲五百年,桂籍相望三葉慶。
    上人猛謝區中緣,破冠投櫛還童顛。
    寸灰已滅五經笥,來入辨才無礙禪。

    511 《蘇州十詠其九·觀風樓》 宋·范仲淹

    高壓郡西城,觀風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語笑萬家聲。
    碧寺煙中靜,紅橋柳際明。
    登臨豈劉白,滿目見詩情。

    512 《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予與希顏陪馮內翰丈》 元·元好問

    雷事,見天封題名,即此地也。
    既歸,宿於近潭田舍翁家。
    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燭天。
    明日,旁近言龍起大槐中。

    513 《依韻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見懷》 宋·梅堯臣

    君乘瘦馬來,骨竦毛何長。
    下馬與我語,滿屋聲瑯瑯。
    一誦廬山高,萬景不得藏。
    出沒望林寺,遠近數鳥行。

    514 《上元從主人登尚書省東樓》 宋·梅堯臣

    閶闔前臨萬歲山,燭龍銜火夜珠還。
    高樓迥出星辰里,曲蓋遙瞻紫翠間。
    轣轆車聲碾明月,參差蓮焰競紅顏。
    誰教言語如鸚鵡,便著金龍密鎖關。

    515 《五月十日雨中飲》 宋·梅堯臣

    梅天下梅雨,綏綏如亂絲。
    梅生獨抱愁,四顧無與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陳酒卮。
    檻外百竿竹,新筍高過之。

    516 《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 宋·王禹偁

    詠盡千峰雪,吟行六里春。
    布多成暇政,方稱好閑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澤根。
    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517 《訪李公晦山居》 宋·劉克莊

    鳥洲在橋北,我仆云路迂。
    語仆爾何知,彼有高士廬。
    問樵得處所,林樾尤扶疏。
    修竹僅萬個,古梅非一株。

    518 《禽言九首·布谷》 宋·劉克莊

    墻壁雖有勸農文,不如禽語尤殷勤。
    春泥滑滑陂水滿,晨出下秧薄暮返。
    烏呼三農養一兵,汝曹努力勿惰耕。
    朱門日高眠未起,卻嫌布谷聲聒耳。

    519 《餓者行》 宋·王令

    雨雪不止泥路迂,馬倒伏地人下無。
    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
    道中獨行乃誰子,餓者負席緣門呼。
    高堂食飲豈無棄,愿從犬彘求其余。

    520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 關于高聲語的詩詞 描寫高聲語的詩詞 帶有高聲語的詩詞 包含高聲語的古詩詞(6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