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在天的詩詞(2593首)

    361 《送高學士知越》 宋·張士遜

    著撰煩鴻筆,均勞利建侯。
    僧隨天際棹,郡冠浙東州。
    山影四明接,溪聲萬壑流。
    謝家風月在,公外稱冥搜。

    362 《登天清閣》 宋·趙士掞

    夕陽低盡已西紅,百尺樓高萬里風。
    白發年年何處得,只應多在倚欄中。

    363 《天屋歌為盧洪賦》 宋·趙希桐

    霞扃云牖高窿穹,八荒四野垂檐櫳。
    羲璘勃窣行西東,茫茫塵世如飛蓬。
    玉川公子乘清風,飄然據作吟詩宮。
    穿心出肋千萬語,叫開閶闔驚蒼龍。

    364 《太清閣》 明·黃克晦

    山下看山半在天,山巔高閣更堪憐。
    四更海日生檐瓦,六月林風颯綺筵。
    空外白飛何處雨,掌中綠繞半城煙。
    當時同此開窗坐,一鶴翛翛若個邊。

    365 《兵書峽(在歸州薌溪口)》 明·林俊

    巫峽山,西來昂伏知幾變。
    扶輿轉磅礴,渾沌開生面。
    中擘行懸流,晴碧天一線。
    石根浪文摺,龕竇相貫穿。

    366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宋·蘇軾

    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后山雨浪浪。
    農夫輟耒女廢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367 《送劉道原歸覲南康》 宋·蘇軾

    晏嬰不滿六尺長,高節萬仞陵首陽。
    青衫白發不自嘆,富貴在天那得忙。
    十年閉戶樂幽獨,百金購書收散亡。
    朅來東觀弄丹墨,聊借舊史誅奸強。

    368 《后巫山高一首》 宋·范成大

    凝真宮前十二峰,兩峰娟妙翠插空;
    余峰競秀尚多有,白壁蒼崖無數重。
    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鐵荒行蹤。
    造化鐘奇矗瑤巇,真靈擇勝深珠宮。

    369 《清江臺在臨江郡圃西岡上張安國題榜》 宋·范成大

    南來富壽岡,形勝此蟠結。
    岑竮戴高臺,欄檻了風月。
    蕭灘曳長煙,合草炯殘雪。
    江流當帶橫,練練浮木末。

    370 《晚登橫溪閣》 宋·陸游

    樓鼓聲中日又斜,憑高愈覺在天涯。
    空桑客土生秋草,野渡虛舟集晚鴉。
    瘴霧不開連六詔,俚歌相答帶三巴。
    故鄉可望應添淚,莫恨云山萬疊遮。

    371 《夢野亭在景陵集仙王君為郡日所創》 宋·宋祁

    州堞巑岏迥勢回,一翚斜翥四軒開。
    晴光獵草雄風度,曉氣浮江赤日來。
    望極長天閒倚杵,醉殘嚴角暝休梅。
    須知故楚多馀感,剩費登高作賦才。

    372 《送高陟歸金陵》 宋·司馬光

    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暫東。
    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
    在昔才華盛,至今人物豐。
    山川氣雖盡,龍虎勢猶雄。
    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當令關下吏,洗目認終童。

    373 《最高樓·梅花好》 宋·無名氏

    梅花好,千萬君須愛。
    比杏兼桃猶百倍。
    分明學得嫦娥樣,不施朱粉天然態。
    蟾宮里,銀河畔,風霜耐。

    374 《次韻景彝赴省宿馬上》 宋·梅堯臣

    烏紗帽底青眸轉,朱雀街頭玉轡搖。
    燈火高樓吹短笛,簾櫳斜巷隘初宵。
    身歸蘭省唯看月,心在天津欲倚橋。
    枕上夜深應不寐,羨他年少酒微銷。

    375 《讀白樂天集》 宋·王令

    北邙山下一孤墳,流落三千綺麗文。
    後世聲名高白日,當年榮利等浮云。
    屏除憂憤歸禪寂,消遣光陰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還不到君分。

    376 《張思孺秘校挽詩二首》 宋·文同

    昔在天彭郡,僑居過一冬。
    感君常見訪,無日不相從。
    遠寺攜棋局,高亭把灑鐘。
    認知三載后,孤冢列新松。

    377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宋·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378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四代諱正隨字寶神》 宋·白玉蟾

    人在犂鋤煙水鄉,結茅高臥小松崗。
    敕封真靜先生號,一卷仙經一炷香。

    379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 宋·晁補之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380 《招縉云寺關彥遠教授曾彥和集平山堂次關韻》 宋·晁補之

    蜀岡勢與蜀山通,龍虎盤挐上紫空。
    小語還憂驚太一,高堂元自在天中。
    少師楊柳無遺跡,承旨歌謠有舊風。
    斜日蕪城易興感,忘懷猶喜故人同。

    * 關于高在天的詩詞 描寫高在天的詩詞 帶有高在天的詩詞 包含高在天的古詩詞(25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