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高唐意的詩詞(211首)

    101 《有酒十章》 唐·元稹

    有酒有酒雞初鳴,夜長睡足神慮清。
    悄然危坐心不平,浩思一氣初彭亨。
    澒洞浩汗真無名,胡不終渾成。

    102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03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104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105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106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107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108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唐·陸龜蒙

    微生參最靈,天與意緒拙。
    人皆機巧求,百徑無一達。
    家為唐臣來,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風,凜凜自貽厥。
    猶殘賜書在,編簡苦斷絕。

    109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110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111 《偶然作六首》 唐·王維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112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113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14 《詠史十一首》 唐·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115 《征招》 宋·姜夔

    篷方底,舟師行歌,徐徐曳之如偃臥榻上,無動搖突兀勢,以故得盡情騁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興。
    徵招、角招者,政和間,大晟府嘗制數十曲,音節駁矣。
    予嘗考唐田畸聲律要訣云:徵與二變之調,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調曲也。

    116 《魯靈光殿賦》 兩漢·王延壽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
    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
    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

    敘事建筑贊美

    117 《題清芬閣二首》 宋·李洸

    詩亡向千載,禮義誰維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稱綺詞。
    卓哉先生才,邈視數子皋。
    抗懷信高潔,出事皆清奇。

    118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19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120 《覽古十四首》 唐·吳筠

    圣人重周濟,明道欲救時。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嘗緇。
    興言振頹綱,將以有所維。
    君臣恣淫惑,風俗日凋衰。

    * 關于高唐意的詩詞 描寫高唐意的詩詞 帶有高唐意的詩詞 包含高唐意的古詩詞(2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