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不相見,蜀使忽傳亡。虛歷金華省,何殊地下郎。致君丹檻折,哭友白云長。獨步詩名在,只令故舊傷。
能以功成疏寵位,不將心賞負云霞。林間客散孫弘閣,城上山宜綺季家。蝴蝶晴連池岸草,黃鸝晚出柳園花。日陪鯉也趨文苑,誰道門生隔絳紗。
髯參軍,髯參軍,身為北州吏,心寄東山云。坐見萋萋芳草綠。遙思往日晴江曲。刺船頻向剡中回,
七夕節孤獨
晚節聞君趨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大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唐詩三百首登樓寫景山水黃河勵志哲理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帶風。猿聲寒過澗,樹色暮連空。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早宦閱人事,晚懷生道機。時從學省出,獨望郊園歸。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巖扉。石頭解金章,林下步綠薇。
棲遲青山巔,高靜身所便。不踐有命草,但飲無聲泉。齋性空轉寂,學情深更專。經文開貝葉,衣制垂秋蓮。厭此俗人群,暫來還卻旋。
暫辭八座罷雙旌,便作登山臨水行。能以忠貞酬重任,不將富貴礙高情。朱門出去簪纓從,絳帳歸來歌吹迎。鞍轡鬧裝光滿馬,何人信道是書生。
東亭最高峙,春樹繞山腰。畫里青鸞客,云中碧玉簫。秋風若西望,為我一長謠。
應制詩贊美
越溪漁客賀知章,任達憐才愛酒狂。鸂鶒葦花隨釣艇,蛤蜊菰菜夢橫塘。幾年涼月拘華省,一宿秋風憶故鄉。
角柄孤輪細膩輕,翠篷十載伴君行。撚時解轉蟾蜍魄,拋處能啼絡緯聲。七里灘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靜三更。
婦女離別
籬畔霜前偶得存,苦教遲晚避蘭蓀。能銷造化幾多力,不受陽和一點恩。生處豈容依玉砌,要時還許上金樽。陶公沒后無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
征蠻破虜漢功臣,提劍歸來萬里身。笑倚凌煙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佐邑慚無術,敢言貧與清。風騷誰是主,煙月自關情。卷箔當山色,開窗就竹聲。憐君惠嘉句,資我欲垂名。
地名寫景
三峰煙靄碧臨溪,中有騷人理釣絲。會友少于分袂日,謫居多卻在朝時。丹心歷歷吾終信,俗慮悠悠爾不知。珍重韓君與高子,殷勤書札寄相思。
院靜蒼苔積,庭幽怪石欹。蟬聲當檻急,虹影向檐垂。晝漏猶憐永,叢蘭未覺衰。疏篁巢翡翠,折葦覆鸕鶿。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時七月半。選甚癱風與緩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內下三丸,鐵幞頭上也出汗。
詠史懷古
西湖煙盡水溶溶。一笑與誰同。多謝湖邊霜菊,伴人三見秋風。兩高南北,天教看盡,吳越西東。趁取老來猶健,登臨莫放杯空。
當年尚父,一個便興周。今十倍,更何憂。沖融道貌丹為臉,扶疏漆發黑盈頭。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
鳳闕朝回曉色分。彩霞輕拂絳衣新。炎烏影里年年好,碧玉枝頭日日春。攜翠斝,對芳尊。東君著意屬詩人。夜深莫放西風入,頻遣司花護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