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下通的詩詞(664首)
23
《靖通庵歌》 宋·張繼先
吾結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來方寸閑田地,大包世界同虛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瓏八面無形影。
盈虛消息任天機,庵內主人都不省。
26
《福巖寺》 宋·項安世
三日行東山,今朝度西嶺。
山前福巖寺,高下得要領。
下通赤帝廟,上徹祝融頂。
回環生氣勢,開辟見光景。
28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29
《寄題正卿通判可高亭》 宋·樓鑰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見高亭只見名。
想像豈能勝一覽,登高安得快雙明。
大龍湫下聽雷吼,白石巖頭看日生。
咫尺好山隨杖屨,自應老筆擅詩聲。
34
《登商山最高頂》 唐·白居易
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云。
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
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
乘者及負者,來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
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35
《廬山歌》 明·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36
《張公洞》 明·陸師道
女媧補天馀碨壘,積之厚地藏精靈。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愛開雷霆。
光通覆盂徹深杳,竇啟寶櫝窺晶熒。
入門下視氣莫測,但見島嶼浮滄溟。
37
《憶山示圣俞》 宋·歐陽修
吾思夷陵山,山亂不可究。
東城一堠余,高下漸岡阜。
群峰迤邐接,四顧無前後。
憶嘗祗吏役,鉅細悉經覯。
38
《羅浮高壽崔制置》 宋·洪咨夔
羅浮高哉四百四十有二峰,三峰最高拔起金芙蓉。
耀真洞天鎖溟蒙,鰲背咫尺蓬萊通。
璿房瑤室深玲瓏,霞袿霓袽紛豐茸。
中有老仙擾白龍,藕花冠巾九節筇。
* 關于高下通的詩詞 描寫高下通的詩詞 帶有高下通的詩詞 包含高下通的古詩詞(6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