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骨穴的詩詞(164首)
121
《一鶚》 宋·曾鞏
北風萬里開蓬蒿,山水洶洶鳴波濤。
嘗聞一鶚今始見,眼駛骨緊精神豪。
天昏雪密飛轉疾,暮略東海朝臨洮。
社中神狐倏閃內,腦尾分礫垂弓橐。
123
《龜峰行》 宋·韓元吉
吾聞靈龜不愿死有用于清廟,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園吏,坐嘆清江使者逢豫且。
龜峰之龜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萬仞之上高突兀。
124
《賀呂守用中》 宋·黃公度
紫帽山顛秋色高,刺桐城頭風怒號。
乾坤沖融忽異態,千里和氣生旌旄。
昂星之精來瑞世,要令致主唐虞際。
骨相誕鍾嵩岳靈,風流不泯磻溪裔。
125
《吊史》 宋·劉子翚
禽殫繁弱棄,免盡韓盧烹。
英雄起乘時,時徂力難爭。
精魂閉盡穴,壯骨揚飛塵。
凄涼千載下,聞風凜如生。
126
《再用前韻哭德久》 宋·張元干
女無美惡妬深宮,盛德如公果不容。
何遽蓋棺臨禹穴,未應藏骨在秦峰。
論文平日樽中酒,掛劍它年冢上松。
點檢交親只解少,存亡悲感老情濃。
128
《甲申臘月廿五日初度》 元·楊維楨
去年生旦吳山雪,我食無魚客彈鋏。
今年生旦逢立春,座上簪花寫春帖。
主人錦筵相為開,烹羊炰羔作春杯。
柳車昨夜送窮去,羯鼓今日迎春來。
129
《鐵城謠》 元·楊維楨
蒸土筑城城上鐵,北風一夜吹作雪。
君不見銅駝關外鐵甕堆,中填白骨外涂血。
髑髏作聲穿鬼穴,銅駝崩,鐵甕裂。
130
《感懷二十四首》 明·劉基
朝登會稽山,逍遙望南訛。
禹穴已蕪沒,禹功長不磨。
惆悵感往昔,沉吟發新歌。
誰言專車骨,冠弁高嵯峨。
為虺且復爾,為蛇當奈何。
天門隔虎豹,空悲淚滂沱。
131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132
《贈杜安道》 明·劉基
憶昔天兵伐荊楚,舳艫蔽江齊萬櫓。
歡聲激烈似雷霆,猛氣炰烋震貔虎。
拔蕣皖城猶俯拾,探穴九江無險阻。
明年大戰康郎下,日月坱相吞吐。
133
《夜意》 宋·鄭獬
臥北斗柄直,插西月角橫。
風吹病骨醒,秋入壯心驚。
騏驥老方健,太阿靈有聲。
山河寄功業,樽酒識平生。
134
《墨蟹》 宋·強至
瑣瑣江湖中,忽在幽人壁。
短螯利雙鉞,長跪生六戟。
骨眼驚自然,熟視審精墨。
初疑蟺穴朿,猶帶浮泥黑。
136
《送吳使君》 宋·李新
西南世家無十族,吳范生兒長食肉。
虎頭犀骨初長成,閉門教草三千牘。
傳來舊物凌云筆,楷字君王無第一。
墨池染盡俱拙人,柿葉學成幾失實。
137
《李仲高石君堂》 宋·王灼
三吳黑風吹地拆,太湖浪高一千尺,龜黿兩山壓湖心,歲歲飛濤恣沖射。
山骨雖堅亦破碎。
穴穿根斷瑰奇出。
138
《虱嘆》 宋·李流謙
得生固么陋,宅體仍穢卑。
巢穴我襟裾,食飲吾膚肌。
毒比蚤蚊熾,類兼蚋蟻微。
陰幽巧相傳,不知來何時。
139
《送劉晉父監岳》 宋·樓鑰
濟南劉夫子,生來逢百罹。
乃翁負長才,宦游至京西。
時當建炎間,寇盜紛不齊。
轉徙入湖廣,一家屢阽危。
* 關于骨穴的詩詞 描寫骨穴的詩詞 帶有骨穴的詩詞 包含骨穴的古詩詞(1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