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骨相知的詩詞(642首)
521
《題度門寺》 宋·劉愿
山到秋來骨更奇,看山尋徑步逶迤。
樓臺半與云相亂,鐘梵時因風自移。
萬卷生涯書可戴,一身老去發先知。
我來尚想諸賢在,綠竹堂前壁上詩。
523
《留題云門山雍熙院》 宋·謝景溫
耶溪欲盡山轉青,中有三寺山為屏。
秦峰表里植蒼翠,仰視萬木相崢嶸。
雪霜洗盡塵土跡,龍蛇蟄處煙氛生。
我攜賓友事登覽,穿徑已覺毛骨輕。
524
《呈癡絕庵主頌》 宋·徐敏子
癡絕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徑山去。
地水火風分裂時,親書贈予黃葛布。
蛻封讀罷咽無語,會得龍須能辟暑。
豈知玉骨本清涼,書則珍藏布不取。
525
《叢桂軒四首·嫩紅》 宋·趙崇璡
昨夜西風吹御溝,紅搖桂子麝香浮。
蟾宮影散三千界,玉殿根盤第一流。
仙骨知非凡俗相,錦標喜簇少年頭。
欲從云外移真種,試向丹梯最上游。
528
《鐘陵行》 明·錢王孫妻
濮陽書生有仙骨,往因合與神仙匹。
山頭邂逅瓊臺姬,沉吟繡繻甲障詩。
怪風裂屋天符下,采鸞謫向文簫嫁。
笑攜纖手歸鐘陵,茅茨棲隱垂古藤。
529
《吊城南薛烈婦冢》 明·沈愚
馬鞍山南湓瀆西,凄涼孤冢臨荒蹊。
行人借問白頭姥,云是東鄰小吏妻。
良人犯法因貪墨,京府差官受驅迫。
瞥然見此花娉婷,輒起狂心勢相逼。
531
《隴頭吟》 明·薛蕙
沙漫漫,石簇簇,馬仆車摧隴山曲。
隴山日日行不前,夜夜還從隴間宿。
關東只說羊腸阪,那知隴阪如山遠。
隴阪逶迤距西域,古來此地希人跡。
532
《燕支行》 唐·王維
〔時年二十一〕
漢家天(一作大)將才且雄。
來時(一作時來)謁帝明光宮。
萬乘親推雙闕下。
533
《再用前韻》 宋·蘇軾
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
紛紛初疑月掛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鶴棲荒園。
天香國艷肯相顧,知我酒熟詩清溫。
535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宋·蘇軾
鵝溪清絲清如冰,上有千歲交枝藤。
藤生谷底飽風雪,歲晚忽作龍蛇升。
嗟我雖為老侍従,骨寒只愛布與繒。
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
536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 宋·蘇軾
天公水墨自奇絕,瘦竹枯松寫殘月。
夢回疏影在東窗,驚怪霜枝連夜發。
生成變壞一彈指,乃知造物初無物。
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同出。
537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538
《杜甫祠》 宋·戴復古
嗚呼杜少陵,醉臥春江漲。
文章萬丈光,不隨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堯舜上。
時兮弗我與,屹然抱微尚。
540
《曉起信筆》 宋·范成大
午枕汗如洗,曉櫛氣稍蘇。
落蛩試風露,滿意鳴相呼。
倦客感節物,流光不躊躇。
秋聲已如許,殘暑何足驅。
* 關于骨相知的詩詞 描寫骨相知的詩詞 帶有骨相知的詩詞 包含骨相知的古詩詞(6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