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骨寒的詩詞(1581首)
762
《三月六日偶作》 明·尹伸
江氣乖春候,朝寒忽送雨。
煙中滴瀝聲,喇喇黃頭語。
桃花何蹭蹬,淫綠浩無主。
游行無豫心,案牘不可吐。
骨肉日以遐,況與魑魅伍。
未必蟲為鳥,已覺杯有弩。
泛泛波濤間,憂勞何所取。
763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明·虞淳熙
有客有客吟澤畔,短墻缺岸篷蒿亂。
妖魚撥刺白蛇橫,橫皮塔下無昏旦。
我生胡為在曠野,盲風夜號塵滿案。
鹿門無妻獠奴走,皮骨空留腸已斷。
嗚呼一歌兮思傍徨,高天為我零寒霜。
¤
764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明·虞淳熙
鷂子塢寒山鬼行,有冢累累黃蒿平。
往年拾骨方家峪,攜母就父同隹城。
朝廷雖頒兩道敕,塵車茅車空有名。
幽宅一閉不復曉,夢中往往疑平生。
嗚呼二歌兮歌似哭,白楊瑟瑟悲風木。
¤
765
《景泰洼》 明·虞淳熙
合沓眾山轉,鴻溝界危岡。
貞松心不移,偃蓋覆神堂。
欲蛻龍為魚,千古以慨慷。
土木骨縱橫,魂來關塞長。
766
《敦煌曲》 明·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
767
《姚少師所藏八駿圖》 明·曾棨
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
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疊聳高崔嵬,權奇知此真龍媒。
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
768
《湖上分韻得香字》 明·張輿
晴麓云橫萬里長,出門步步是春光。
近湖酒閣多紅杏,隔岸漁家盡綠楊。
簫鼓聲寒心自醉,綺羅魂冷骨猶香。
漫游不是矜年少,嬴得閑情似洛陽。
769
《題白石翁畫虞山古檜》 明·張淵
虞山老檜三株青,斗壇半掩招搖星。
道人丹成化鶴去,三檜夭矯飛龍形。
是誰手植經千載,曾見昭明讀書在。
幾回天上葬神仙,不獨人間變桑海。
770
《王喬洞》 明·趙貞吉
柯爛人歸古木寒,紺崖靈壑野云團。
騎來黃鶴丹砂頂,飛去青天白玉棺。
流水調中春欲半,洞簫聲里夜將闌。
思輕塵骨超千劫,愿遇金童捧一丸。
772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74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西池鵲寒墜靈羽,水嘶粼粼凍王母。
青娥遏云紛玉琚,水簾桃花逗香乳。
紫元雙眉牽黛光,頹蒿折玉壽齊長。
風臺神人鐵作背,哭聲酸骨啼秋裳。
775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白天戛云漏龍歇,九道愁泉土花咽。
衰蛩粉壁牽暗光,殘霞墮溪藤葛涼。
苦煙恨骨埋蒿里,哭聲水寒凝不起。
青屏玉女斷香魂,露黛如啼怨秋鬼。
¤
776
《遺安軒雜詠》 明·朱右
林屋小如舟,老鶴長似人。
昂藏立清曉,起舞玄羽新。
高標凜寒骨,羈孤向霜晨。
從來青田姿,蹁躚離風塵。
俯首謝軒車,不與雞鶩馴。
777
《燕支行》 唐·王維
〔時年二十一〕
漢家天(一作大)將才且雄。
來時(一作時來)謁帝明光宮。
萬乘親推雙闕下。
778
《生離別》 唐·白居易
食蘗不易食梅難,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別之為難,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雞再鳴殘月沒,征馬連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聲,梅酸蘗苦甘如蜜。
779
《贈僧》 宋·蘇軾
道人自嫌三世將,棄家十年今始壯。
玉骨猶含富貴余,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見古長干,眾中矯矯如翔鸞。
今年過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780
《書林逋詩后》 宋·蘇軾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
* 關于骨寒的詩詞 描寫骨寒的詩詞 帶有骨寒的詩詞 包含骨寒的古詩詞(15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