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駁行的詩詞(40首)
1
《送密秀才吏部駁放后歸蜀,應崔大理序》 唐·權德輿
蜀國本多士,雄文似相如。
之子西南秀,名在賢能書。
薄祿且未及,故山念歸歟。
迢迢三千里,返駕一羸車。
玉壘長路盡,錦江春物馀。
此行無慍色,知爾戀林廬。
2
《駁復仇議》 唐·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
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臣竊獨過之。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3
《大墻上蒿行》 魏晉·曹丕
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群類,隨大風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
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
我今隱約欲何為?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溫暖,夏當服綺羅輕涼。
7
《送張秀才從軍》 唐·李白
六駁食猛虎,恥從駑馬群。
一朝長鳴去,矯若龍行云。
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
周粟猶不顧,齊珪安肯分。
抱劍辭高堂,將投崔冠軍。
長策掃河洛,寧親歸汝墳。
當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
18
《征招》 宋·姜夔
篷方底,舟師行歌,徐徐曳之如偃臥榻上,無動搖突兀勢,以故得盡情騁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興。
徵招、角招者,政和間,大晟府嘗制數十曲,音節駁矣。
予嘗考唐田畸聲律要訣云:徵與二變之調,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調曲也。
* 關于駁行的詩詞 描寫駁行的詩詞 帶有駁行的詩詞 包含駁行的古詩詞(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