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驅禁的詩詞(90首)

    21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22 《春六十韻》 唐·元稹

    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積雪,已漸少回風。
    迎氣邦經重,齋誠帝念隆。
    龍驤紫宸北,天壓翠壇東。

    23 《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唐·白居易

    劉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習。
    是時相遇在符離,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跡親,寓居同縣日知聞。

    24 《與沈、楊二舍人閣老同食敕賜櫻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韻》 唐·白居易

    清曉趨丹禁,紅櫻降紫宸。
    驅禽養得熟,和葉摘來新。
    圓轉盤傾玉,鮮明籠透銀。
    內園題兩字,四掖賜三臣。

    25 《劍器詞三首》 唐·姚合

    圣朝能用將,破敵速如神。
    掉劍龍纏臂,開旗火滿身。
    積尸川沒岸,流血野無塵。
    今日當場舞,應知是戰人。

    26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27 《明月湖醉后薔薇花歌》 唐·無名氏

    萬朵當軒紅灼灼,晚陰照水塵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兒扶下蕊珠閣。
    柔條嫩蕊輕wV鰓,一低一昂合又開。

    28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唐·韓愈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
    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

    29 《書事寄萬年厲員外》 唐·無可

    帝城皆劇縣,令尹美居東。
    遂拜趙張下,暫離星象中。
    擁歸從北闕,送上動南宮。
    舉起盆中日,驅行草上風。

    30 《壽春節進》 唐·貫休

    圣運關天紀,龍飛古帝基。
    振搖三蜀地,聳發萬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動四夷。
    恩頒新命廣,淚向舊朝垂。

    山水黃河送別

    31 《刺世疾邪賦》 兩漢·趙壹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
    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增其荼毒。
    秦漢無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辭賦精選抒情

    32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33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4 《詠懷八十二首》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抒情

    35 《玉樓春》 宋·秦觀

    參差簾影晨光動。
    露桃雨柳矜新寵。
    閑愁多仗酒驅除,春思不禁花從臾。
    倚樓聽徹單于弄。
    卻憶舊歡空有夢。
    當時誤入飲牛津,何處重尋聞犬洞。

    36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 宋·張孝祥

    鰲禁輟頗牧,熊軾賴龔黃。
    一時林莽千險,蜂午要驅攘。
    金版六韜初試,煙斂山空野迥,低草見牛羊。
    旒纊釋南顧,戈甲濯銀潢。

    37 《風流子》 宋·方千里

    春色遍橫塘。
    年華巧、過雨濕殘陽。
    正一帶翠搖,嫩莎平野,萬枝紅滴,繁杏低墻。
    惱人是,燕飛盤軟舞,鶯語咽輕簧。

    38 《水龍吟·壽梅津》 宋·吳文英

    杜陵折柳狂吟,硯波尚濕紅衣露。
    仙桃宴早,江梅春近,還催客句。
    宮漏傳雞,禁門嘶騎,宦情熟處。
    正黃編夜展,天香字暖,春蔥翦、紅蜜炬。

    祝壽

    39 《秦楚之際月表》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于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于漢家。
    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洽百姓,攝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
    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義十余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猶以為未可,其后乃放弒。
    秦起襄公,章于文、繆,獻、孝之后,稍以蠶食六國,百有余載,至始皇乃能并冠帶之倫。

    古文觀止序文

    40 《原道》 唐·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
    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 關于驅禁的詩詞 描寫驅禁的詩詞 帶有驅禁的詩詞 包含驅禁的古詩詞(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