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攜佳句使淮隅,離合差池二紀馀。旋見豸冠三院貴,晚陪丹地一臺居。涪城又領銅魚契,錦里先馳駟馬車。況是論年俱老矣,送君因復動歸與。
曉鼓頻趨宣政朝,左符還領郡封遙。三春車馬逾邛阪,千里帷裳布漢條。蚤接朋僚情款款,舊傳詞筆氣飄飄。西南留滯應非久,可奈離襟重黯消。
峨峨鳳凰山,有泉出其腋。初微才濫觴,漸大乃穿石。靈苗蔭荼槚,寶氣近金錫。毖彼淵源長,茲惟云霧液。
奔走塵埃老未休,每思上下兩巖稠。關心簿領三書考,回首家山兩換秋。搘腹自憐鷦鼴小,江湖誰計雁鳧留。又遮西日長安去,慚愧平生馬少游。
使君自是廊廟器,五馬一麾聊爾耳。今年清凈獄既空,去歲豐登米不貴。郡中九賢政可十,京兆三王何足四。乘閑領客宴江閣,對景題詩忘肉味。
男兒遠圖幾年志未得,引領彎弧向屬國。秋風辭家今始歸,顏狀慘淡氣抑塞。憶昨薦士尚書郎,知爾善射聞四方。中丞側耳識名字,轅門長揖生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