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馬澗的詩詞(309首)

    161 《訪龍洞》 明·孟洋

    野情塵外愜,秋思馬前生。
    去雁迷山色,懸藤落澗聲。
    洞空千樹響,云細一花明。
    漸覺人蹤絕,煙霞近赤城。

    162 《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 明·琦元璞

    中語以記神交云耳龍門與天通,鳥道當絕壁。
    青天掛石鏡,倒影太湖碧。
    飛亭壓清湍,幽谷時游觀。
    千崖古雪積,六月松風寒。

    163 《郇關歸憩刁河寺憶子田龔美之萬》 明·器封

    西來驅馬度晨星,卻望群峰刺眼青。
    門外苔痕留遠屐,水邊花樹覆空亭。
    分攜憶折相思柳,獨臥長窺如意瓶。
    翻與山僧重握手,日華杲杲澗泠泠。

    164 《游霧山寺和冠萊公韻(集本不載)》 明·丘吉

    風引鐘聲落大溪,行廚酒盡夕陽低。
    斗杓斜墜闌干北,澗道橫分略彴西。
    云雜天花銀葉舞,門排行樹寶幢齊。
    普香世界青山繞,一路煙霞送馬蹄。

    165 《送客歸黃山》 明·沈一貫

    萬壑擁空岑,孤峰下夕陰。
    馬歸松影沒,人靜月華深。
    黃帝去已遠,白云留至今。
    鳴琴幽澗底,獨夜老龍吟。

    166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167 《云南樂》 明·孫蕡

    成都賈客向人語,黎州多風雜多雨。
    雪山萬古長不消,山下四時風氣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不論冬夏披氈衫。
    蠻官見客花布襖,村婦背鹽青竹籃。

    168 《題倪云林小幅山水》 明·完璞琦公

    云林隱者絕風流,嘗到澗西山寺游。
    下馬脫巾青竹里,題詩寫畫野泉頭。
    房山墨法誰能得,謝朓襟懷自可侔。
    便擬梁溪一相覓,桃花春水隔芳洲。

    169 《行山中》 明·王同軌

    雨余林氣靜,山晚日光斜。
    野店依孤樹,村橋臥斷楂。
    馬嘶遙澗水,犬吠隔籬花。
    白首鋤云者,春風自一家。

    170 《村樂》 明·王越

    愛飲村醪懶賦詩,此中真趣有誰知。
    教成白鶴如人舞,買個黃牛當馬騎。
    除草澗邊春意足,銜云洞口夕陽遲。
    吟成獨坐空庭久,正是紗窗月上時。

    171 《暮發滁陽》 明·徐中行

    荒城一騎出,落日萬蜂西。
    澗水流人影,松陰散馬蹄。
    縣崖青欲滴,芳草綠堪迷。
    洵美非吾土,翻然憶故溪。

    172 《送楚巖往支硎山》 明·楊循吉

    昔有支公者,曾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猶存馬蹄跡。
    寒泉出傍澗,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筆勢甚奇特。

    173 《關外紀行四十韻》 明·殷奎

    一下東吳船,久留中立縣。
    故人致殷勤,行役成遷延。
    忽驚月破臘,況喜雪見夋。
    游壯乏厚裝,期愆畏多譴。

    174 《邊詞五首》 明·張元凱

    秋風試鳴鏑,忽見孤飛雁。
    一矢鎩其羽,遙墮前山澗。
    眾謂南來鳥,足有帛書綰。
    策馬往視之,野火新燒棧。
    ¤

    175 《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 明·趙滂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
    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
    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
    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

    176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山水贊美勞動

    177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178 《韋侍郎山居》 唐·王維

    幸忝君子顧。
    遂陪塵外蹤。
    閑花滿巖谷。
    瀑水映杉松。

    179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180 《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宋·蘇軾

    何人守蓬萊,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鵬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連絡,崖嶠爭吞吐。
    神工自爐鞲,融液相綴補。

    * 關于馬澗的詩詞 描寫馬澗的詩詞 帶有馬澗的詩詞 包含馬澗的古詩詞(3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