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馬政的詩詞(517首)

    261 《玄明宮行》 明·韓邦靖

    長安送客城東道,柳葉楊花春正早。
    玄明宮前下馬時,一片煙光長萋草。
    宮中道士邀我入,素果清茶日未昃。
    白河東下楚城西,指點湖山三嘆息。

    262 《奉贈大中丞應臺傅公巡撫陜西》 明·江以達

    雄關九道開邊庭,翼然天表尊神京。
    大半安危屬全陜,固原節制兼中丞。
    烽火遙通黑水外,氣運幸值黃河清。
    上圣宵衣屈群策,推轂肯使邊臣輕。

    263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264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265 《觀鄭俠流民圖》 明·魯鐸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于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266 《送梅刑部郎彥常》 明·史鑒

    臨江理舟楫,駕言辭故鄉。
    故鄉非不安,憂君未能忘。
    握手一長嘆,出門何慷愷。
    所遇無險夷,行行盡周行。

    267 《挽吳都督四十韻》 明·史鑒

    文皇臨御日,震怒滅殘胡。
    下詔求名將,惟君冠武夫。
    揚旗頻扈從,略地效馳驅。
    左廣兼追蓐,前茅特慮無。

    268 《解嘲詩(并序)》 明·屠滽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269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270 《二月望在鞏昌客館夜夢歸里中與金十二丈傅九》 明·王祎

    東風解凍春二月,東還隴西駐吾轍。
    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館殊花應時發。
    慷慨既罷倚醉眠,夢里迢迢返東浙。
    我家住在縣烏傷,奕世衣冠紹先烈。

    271 《哀孫炎》 明·夏煜

    垂老戎馬間,相知復何有。
    幼與孫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詩,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272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273 《惱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唐·白居易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
    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
    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

    274 《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宋·蘇軾

    文武固天縱,欽明又日新。
    化民何止圣,妙物獨稱神。
    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
    巍巍本無象,刻畫愧孤臣。

    275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276 《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 宋·蘇軾

    居官不任事,蕭散羨長卿。
    胡不歸去來,滯留愧淵明。
    鹽事星火急,誰能恤農耕。
    薨薨曉鼓動,萬指羅溝坑。

    277 《贈李AA42彥威秀才》 宋·蘇軾

    魏王大瓠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
    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負不羈才,従車數到單于臺。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將軍何人哉。

    278 《和何長官六言次韻》 宋·蘇軾

    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豈曼容。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難賡變風。
    五噫已出東洛,三復愿比南容。
    學道未従潘盎,(南海謂狂為盎,潘近世得道者也。

    279 《送程德林赴真州》 宋·蘇軾

    君為縣令元豐中,吏貪功利以病農。
    君欲言之路無従,移書諫臣以自通,(諫臣,蹇受之也。
    )元豐天子為改容。
    我時匹馬江西東,問之逆旅言頗同。

    280 《贈李兕彥威秀才》 宋·蘇軾

    魏王大瓢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
    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負不羈才,從軍數到單于臺。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將軍何人哉。

    * 關于馬政的詩詞 描寫馬政的詩詞 帶有馬政的詩詞 包含馬政的古詩詞(5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