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香跡的詩詞(759首)
41
《次韻和人跡酴醾》 宋·蘇轍
蜀中酴醾生如積,開落春風山寂寂。
已憐正發香晻曖,猶受未開光的皪。
半垂野水弱如墜,直上長松勇無敵。
風中娜娜應數丈,月下煌煌真一色。
44
《採香徑》 宋·周弼
繒甲如荼護此臺,玉顏憔悴錦帆來。
一蹊香草無蜂過,千里空葭有雁回。
響屧蘚埋丹鳳跡,縷衣花變粉蛾灰。
誰知子夜歌殘日,樹滿西山似綠苔。
46
《*心香 勸眾師兄求乞殘馀》 元·馬鈺
物外飄蓬。
餒在其中。
驀然聞、撞動齋鐘。
殘馀求乞,禱告玄宗。
念出家兒,無家地,道家窮。
麻麥充餐,消滅尸蟲。
覺虛心、實腹和沖。
嬰兒跨慮,姹女騎龍。
在虛無中,來無跡,去無蹤。
48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49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節
51
《羈臥山中》 唐·盧照鄰
臥壑迷時代,行歌任死生。
紅顏意氣盡,白璧故交輕。
澗戶無人跡,山窗聽鳥聲。
春色緣巖上,寒光入溜平。
57
《詠史》 唐·王丘
高潔非養正,盛名亦險艱。
偉哉謝安石,攜妓入東山。
云巖響金奏,空水滟朱顏。
蘭露滋香澤,松風鳴珮環。
59
《宿法華寺》 唐·崔國輔
松雨時復滴,寺門清且涼。
此心竟誰證,回憩支公床。
壁畫感靈跡,龕經傳異香。
獨游寄象外,忽忽歸南昌。
60
《謁張果先生》 唐·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
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
應物云無心,逢時舟不系。
* 關于香跡的詩詞 描寫香跡的詩詞 帶有香跡的詩詞 包含香跡的古詩詞(7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