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香爐的詩詞(36首)

    21 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 唐·白居易

    五架三間新草堂,石階桂柱竹編墻。
    南檐納日冬天暖,北戶迎風夏月涼。
    灑砌飛泉才有點,拂窗斜竹不成行。
    來春更葺東廂屋,紙閣蘆簾著孟光。

    22 《攜諸山客同上香爐峰遇雨而還沾濡狼藉互相笑謔題此解嘲》 唐·白居易

    蕭灑登山去,龍鐘遇雨回。
    磴危攀薜荔,石滑踐莓苔。
    襪污君相謔,鞋穿我自咍。
    莫欺泥土腳,曾蹋玉階來。

    23 《東林雨后望香爐峰》 唐·齊己

    翠濕僧窗里,寒堆鳥道邊。
    靜思尋去路,急繞落來泉。
    暮雨開青壁,朝陽照紫煙。
    二林多長老,誰憶上頭禪。

    24 《東林雨后望香爐峰》 唐·齊己

    翠濕僧窗里,寒堆鳥道邊。
    靜思尋去路,急繞落來泉。
    暮雨開青壁,朝陽照紫煙。
    二林多長老,誰憶上頭禪。

    25 《由大林寺尋講經臺,循香爐峰側下山》 明·王慎中

    千尺飛蘿手自援,鳴泉處處弄潺。
    半峰棲霧逢僧濕,絕徑穿云見虎閑。
    岸幘正宜巖石上,褰衣時傍竹林間。
    夕陽翠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26 香爐山》 宋·鄭鑒

    峙立交輝紫翠間,疏簾半卷鎮長閒。
    神仙似有祈年術,一縷青煙起博山。

    27 《送竹香爐》 宋·蘇軾

    枯槁形骸惟見耳,凋殘鬢發只留須。
    平生大節堪為底,今日灰心始見渠。

    28 《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詩》 南北朝·沈約

    范金誠可則。
    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
    先鑄首山銅。

    29 《宿溪聲閣望香爐峰偶成二律》 宋·岳珂

    閴歷煙巖古,琮琤雪澗橫。
    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
    肯作隨流想,難忘潄石情。
    壯懷徒激烈,聊復以詩鳴。

    30 《宿溪聲閣望香爐峰偶成二律》 宋·岳珂

    廬峰三萬丈,鳥道度嶙峋。
    宿雨留前躅,清風絕后塵。
    誰憐石樓客,同是玉階人。
    謝屐須乘興,千年草木春。

    31 《書香爐瀑布圖后》 宋·蒲壽宬

    飛流三百丈,日射碧琉璃。
    一氣何終極,淋漓自不知。

    32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爐香》 唐·裴次元

    冕旒初負扆,卉服盡朝天。
    旸谷初移日,金爐漸起煙。
    芬馨流遠近,散漫入貂蟬。
    霜仗凝逾白,朱欄映轉鮮。
    始看浮闕在,稍見逐風遷。
    為沐皇家慶,來瞻羽衛前。

    33 《更漏子·玉爐香》 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女子孤獨相思

    34 《殘句一爐香對紫宮起》 宋·蘇軾

    一爐香對紫宮起,萬點雨隨青蓋歸。

    35 《向元伯寄爇香陶爐有心清聞妙之語》 宋·劉子翚

    鄱江細壤如凝脂,陶成小爐圓凈姿。
    色含三秋玉沆瀣,韻壓六尺金狻猊。
    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
    心清聞妙游無方,萬石只在吾家傍。

    36 《榜書軒曰景白以爐香事樂天像因題詩六韻其上》 宋·張镃

    賢如文正及文忠,迂叟東坡盡學公。
    自愿人才雖太遠,仰希閒樂或相同。
    墅邱寺觀游須遍,臺榭舟橋樂未窮。
    酩酊酒拚猶欠量,平夷詩效竟無功。
    子遲發白如先約,官達名高定不逢。
    賴有香山類東剎,西方內院各心空。

    * 關于香爐的詩詞 描寫香爐的詩詞 帶有香爐的詩詞 包含香爐的古詩詞(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