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香味的詩詞(1137首)

    821 《與純臣原仲溫其煮魚羹》 宋·劉子翚

    從賓會高堂,嘉魚脫重淵。
    霜鰓尚呀呷,綠藻仍牽連。
    廚人起揎袖,刀機鳴鏗然。
    斷尾頳縠碎,批鱗玉花翩。

    822 《酬章序臣二首》 宋·王之道

    老懶觀梅喜見花,一枝聊復寄君家。
    清香撲袂傳春信,疏影搖窗借日華。
    小小池塘從掩映,依依楊柳漫交加。
    和羹風味今猶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823 《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 宋·王之道

    一枝清瘦早梅春,風味高如郭泰巾。
    襟袖歸來香未歇,要將佳句屬詩人。

    824 《詠梅示魏吉老》 宋·王之道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紛紛亦強追。
    照雪精神應自喜,逼人風味不吾虧。
    幽香隱約留衣袂,疏影玲瓏鑒硯池。
    欲識東君好消息,夜來青鳥宿南枝。

    825 《送安豐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韻》 宋·王之道

    冬溫行色好,江上菊花黃。
    鄉味莼羹美,皇思誥墨香。
    招延從北海,吟詠繼東陽。
    別后如相憶,時應問草堂。

    826 《甘州/八聲甘州》 宋·張炎

    想不勞、添竹引龍須,斷梗忽傳芳。
    記珠懸潤碧,飄飄秋影,曾印禪窗。
    詩外片云落莫,錯認是花光。
    無色空塵眼,霧老煙荒。

    827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詩訪梅於城西而獨未暇載酒》 宋·張元干

    關山往歲曾冰裂,跋馬平坡千樹雪。
    疏枝冷蕊最撩人,雪后生香微帶月。
    醉中不數長短亭,狐裘擁鼻風前醒。
    十年喪亂豈記憶,一見新詩心目驚。

    828 《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 宋·朱翌

    西風吹露斝,晴日駕香輿。
    羨彼根莖茂,憐予齒發疏。
    功成身老健,重味笑軒渠。
    甘谷誰能汲,瓶{嬰去女加瓦}走莫徐。

    829 《牡丹次韻》 宋·朱翌

    一日春工過潁陽,名園次第款侯王。
    風流得見升平瑞,氣味初無世俗香。
    早托筠籠馳驛騎,旋張羅護因晨光。
    最憐一尺盤盂玉,穩上高鬟映額黃。

    830 《雪鶴篇贈詹同文》 明·劉基

    有鶴有鶴丁令威,碧玉為骨玄霜衣。
    曾城十二身所依,千年伐毛一度歸。
    洗髓織女黃姑磯,瑤臺雪花大十圍。
    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風振羽芳菲菲。

    831 《踏莎行 閨情》 明·唐寅

    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閨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歸來,愁時只是吟芳草。

    奈爾雙姑,隨行隨到,其間況味予知道。

    832 《答圣俞設膾示客》 宋·韓維

    梅侯三年江上居,盤羞慣飽鮆與鱸。
    客居京城厭粗糲,買魚斫膾邀朋徒。
    孰親刀匕擅精巧,閨中麗人家本吳。
    縷裁長絲葉剪藿,饤饾自與尋常殊。

    833 《謝人惠金橘》 宋·韓維

    開奩拜嘉貺,俯視目已眩。
    從天落旋星,有客射金彈。
    清香如始摘,佳味不少變。
    寄謝嶺頭人,梅花慚贈遠。

    834 《淮西道中》 宋·鄭獬

    夾道柳梢長,竹橋風影涼。
    行人殘照里,歸路白云旁。
    泉淺帶土味,巖深聞草香。
    到家花已盡,杏頰擁枝黃。

    835 《謹和答惠茶之什》 宋·強至

    綠云浮面味回長,每飲疑兼盛德香。
    不獨蠲煩優下吏,更容歸遺細君嘗。

    836 《和人食橘》 宋·強至

    洞庭一夜落清霜,枝上新苞葉底黃。
    摘去金沙摶作顆,剖來玉露結成囊。
    嶺頭梅小酸無味,渭北梨粗冷欠香。
    合薦甘馨調鼎實,未宜登俎奉君嘗。

    837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春雪》 宋·強至

    草木空催造化忙,六花先出壓群芳。
    酒寒玉斝消春味,煙濕金爐減晝香。
    地暖落霙堆旋失,風和亂片舞初長。
    相公更好調元去,已兆豐年在此鄉。

    838 《同李漢臣賦陳道人茶匕詩》 宋·吳則禮

    諸方妙手嗟誰何,舊聞江東卜頭陀。
    即今世上稱絕倫,只數錢塘陳道人。
    宣和日試龍焙香,獨以勝韻媚君王。
    平生底處虀鹽眼,飽識斕斑翰林碗。

    839 《竹爐次韻》 宋·吳則禮

    薰爐好妙非吾欲,古銅惟憐鼎三足。
    手中一瓣非碌碌,傳語此君驚世俗。
    快燒篤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氣味長。
    似是馬曹真未會,不喚此君聞妙香。

    840 《以淮白寄公卷》 宋·吳則禮

    淮魚潑潑初飽霜,頳尾寧數河之魴。
    即今誰獨可寄似,風味高徹惟曾郎。
    曾朗結發傍輦轂,黃頭號舊厭官廚肉。
    藜藿奚為便作魔,九年雷繞羈臣腹。

    * 關于香味的詩詞 描寫香味的詩詞 帶有香味的詩詞 包含香味的古詩詞(11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