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共扶黃道日,神仙獨隱紫陽山。云深夜注參同契,身在虛無縹緲間。
郎官己未老秋崖,丞相庚申老訥齋。己亥□螭竹坡老,吾鄉三老掛予懷。
早遇鶴山先生子,晚登和義郡王門。靜翁道翁兩知己,慟哭新墳接舊墳。
七旬有二傳兇問,九月初三記庭辰。客里偶然逢此日,淮思江望淚痕新。
菊殿百花梅第一,重陽節遇小春來。年年歲歲身長健,擺去窮愁醉幾杯。
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大圭全粹質,勁柏挺長身。倉卒完鄉縣,艱難寢戰塵。深慚銘筆短,未足永堅珉。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見之。王家子敬字,謝氏惠連詩。鄉校六龍渡,宗盟七桂枝。殘碑麟筆絕,后死嘆吾衰。
幾曾聞飲鴆,有不隕其身。那得獨全活,天應知代親。
越境能來訪我,扶筇頗肖游僧。得與坐間語味,諒其胸底懷冰。
夢曉寒松掛月,心秋古井含津。至道百家合轍,同風千里成鄰。
欲下前時雪磴,重開向日風翎。此去丁寧華鳥,莫來狼藉春庭。
歸來三徑春草,夢臥一團雨蓑。白發暗移玉燭,昏窗凈洗金波。
世外道人有在,庵中瓶粟無儲。過客未容空去,挽衣相與分蔬。
幾夕華星動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帝臨便座延公袞,人喜安車到國門。懇敘官儀還漢節,親承需宴酌堯樽。朝家貴老超三代,惇史行看記善言。
圣代登庸年獨少,清時得謝齒尤高。官如中令躬無疾,文似司空思不勞。玉座案經涓對日,金壺加禮賜春醪。祝公倍享靈椿算,長副吾君序燕毛。
官崇真是帝王師,八十歸休亦未遲。不似孔光辭位日,早於姜望出封時。儀形昔已圖麟閣,稿草今應集鳳池。故府諸僚終有愧,甘陵猶欠紀功碑。
君臣一德千齡際,柱石三朝四紀中。天下重輕常系望,膝前謀議不言功。位高少有名兼美,體健方知福更隆。謾道汾陽貴且壽,若論勛考亦慚公。
久持邦柄擅斯文,卻掃丘園脫世紛。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萬事似浮云。何須棨戟榮歸路,自有旂常載舊勛。欲別延英猶造膝,老臣雖去不忘君。
梁園寒早雪霏微,親友將分一棹歸。客舍蕭條風送柳,離筵凄慘酒沾衣。霜臺二妙君相繼,幕府三端我所依。況是汴渠今不涸,留連猶得奉音徽。
詩侶方逢夢與微,攄懷未盡遽言歸。正思玉鱠將登俎,應笑緇塵又染衣。金石交情知不改,輔車形體自相依。何時得遂江湖樂,薄宦牽羈甚纆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