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種良桑,桑下種茂麥。雉雊麥秀時,蠶眠葉休摘。空條漏日多,余椹更誰惜。會待黃落來,酒壚燒斗石。
蠶月必紡績,絲車方挑擲。燈下絡緯鳴,林端河漢白。纖縷自有緒,虛輪運無跡。腕手已為勞,誰經用刀尺。
科桑持野斧,乳濕新磨刃。繁◇◇一去除,肥條更豐潤。魯葉大如掌,吳蠶食若駿。始時人謂戕,利倍今乃信。
力田冒風雨,緝籜為臺笠。寒蓑相與用,陰野低迷入。足屨固易濡,鬢葆何嘗濕。斯須未可去,赫日資乃急。
蕪穢或不治,良苗安得長。薅來露未曦,荷去月初上。侵煙濕鵝頸,近茇翻蟻壤。生具自有余,何辭汗沾顙。
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上傾成下流,損少以益甚。漢陰抱甕人,此理未可諗。
瓦罌貯溪流,滴作耘田漏。不為陰晴惑,用識早暮候。辛勤無侵星,簡易在白晝。同功以為準,一決不可又。
牧人樂下牧,背騎吹短笛。聲穿吳云低,韻入楚梅的。誰嗟苦調急,自與幽意寂。應同堯時民,歌將土壤擊。
古圣通物宜,揉斲資粒食。稼穡盡民勤,墾耕窮地方。推化本神農,維時思后稷。我老欲歸田,茲器已先識。
冰蠶三眠休,作繭當具簇。漢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蒿疏無郁浥,竹凈亦森束。競畏風雨寒,露置未如屋。
給給機上梭,往反如度日。一經復一絲,成寸遂成匹。虛腹脫兩端,素手投未出。陶家掛壁間,雷雨龍飛出。
上襏與下襫,青蓑苦能織。曉披春雨來,晚曬陽坡側。蔽身常自足,沖濕曾為得。任從野風吹,已敵寒蓬色。
覆牛畏嚴霜,愛之如愛子。朔風吹欄牢,御凍賴苴枲。惡薄將異韉,貧棲乃同被。重畜不忘劬,老農非可鄙。
詩稱庤錢鎛,南畝興農作。寧唯務芟薙,豈不在刈獲。收功向嘉谷,托用隨芒屩。太平茲所重,坐見銷鋒鍔。
臂頭長命縷,百結更雙蟠。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釧寬。
靈篆貯紗囊,熏風綠鬢傍。從今能鎮膽,不怯睡空房。
幅裂常包割地羞,掃平忽雪載天讎。穹廬山蹀完顏血,露布新函守緒頭。
聞說關河唾掌收,擬為跛子看花游。可憐逸少興公輩,說著中原得許愁。
由北圖南有混并,自南取北費經營。從今束起書生論,噉飯看人致太平。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