幪以衣冠類孫叔,被之簑笠即玄真。未知這漢為誰子,如客他鄉喜故人。皓白相看雙鬢禿,丹青偏寫兩眉顰。吾聞四大皆虛假,曾向聃書悟谷神。
傍邑曾為劫火塵,獨茲猶是太平民。兒時所歷今三紀,便喚溪山作故人。
老子癡頑耐遠游,平生腹不貯閑愁。今年天賜登高地,身在云峰最上頭。
小休綠樹濯清泉,垢盡身輕意欲仙。豈必魯儒知此樂,舞雩風止在溪邊。
九月南州菊未黃,芙蓉取次獻新妝。不妨折取繁紅插,四海皆知兩鬢霜。
只了年年作逐臣,衣冠繿縷面埃塵。偶逢令尹留宮我,不畏狂生點涴人。
先倩清風掃水軒,更呼涼月倒金樽。定知明府歸侵夜,縣郭留燈未閉門。
長君論事天為動,季子居官水似清。雙眊不能鈔諫草,偏聾尚可聽琴聲。
外庸為世冠,內守與時乖。鯁論傳文懿,麟編法止齋。晚方顓史筆,早不面公槐。已病猶箴諫,難忘耿耿懷。
俱侍清光邇,相看素發稠。已拚老聃去,尚意孔戣留。雌甲何其厄,同庚只麼休。龍鐘不出戶,持此誄新丘。
風雨一葉過,黃花已陳跡。人貧交舊疏,歲暮日月疾。貪人積胡椒,智不到鬼錄。那知庾郎菜,地瘦飽金玉。
伊昔青衿地,于今絳帳師。家聲傳叔贛,宦學類先之。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誰開丞相閣,此士獨非奇。
藉甚書詩帥,中和正爾歌。人留河內寇,帝念禁中頗。余事裒丁志,多聞重乙科。固無官長罵,解使客氈多。
萬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將軍貌憔悴,撫劍悲年長。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強。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誰言襄陽苦,歌者樂襄陽。太守劉公子,千年未可忘。劉公一去歲時改,惟有州南漢水長。漢水南流峴山碧,種稻耕田泥沒尺。
野鷹來,雄雉走。蒼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鷹來蕭蕭風雨寒,壯士臺中一揮肘。臺高百尺臨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暫擁紅旌到郡新,相知情似舊交親。盡驚慷慨山河主,忽訪支離草澤人。蘇徑讓慚揚繡袂,溪橋迎喜整紗巾。留詩中貴仍揮翰,雙美應難繼后塵。
玉韻重聽倍爽神,銀鉤忽睹更躬親。郡侯喜是風騷主,野客慚為唱和人。積霧曾侵紅繡旆,異香猶惹白綸巾。兩篇篋里貞珉上,頻拂看寧有蠹塵。
使君悮訪樂郊民,顧我何由得暫親。茜旆動驅千百騎,茅亭才著兩三人。旋燒陸羽烹茶鼎,忙換陶潛漉酒巾。可愛水邊松竹上,數朝猶自有香塵。
雖喜乘驄到水村,卻愁詩敵勢難親。平生未豎降旗客,臨老將為棄甲人。豸角勇撫心害物,雞皮怯有汗沾巾。數篇勉和情枯竭,潦倒詞鋒息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