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首府的詩詞(346首)

    261 《次韻衡山徐監酒同考府學試八首》 宋·項安世

    祝融峰下築糟邱,此段輸君一流。
    誤到塵中踏塵土,卻思江上駕漁舟。

    262 《用韻送任以道入四川總領幕府二首》 宋·項安世

    銅梁天漢一軺新,紅芰清波去及辰。
    顧我索居誰為友,與君難別豈關親。
    飛書上隴催庚癸,閉息匡床候子寅。
    出處雖殊心事一,濂溪風月舞雩春。

    263 《用韻送任以道入四川總領幕府二首》 宋·項安世

    軟紅塵里不爭新,橐簡香中卻競辰。
    鄴架孔堂深貯腹,鮑篇陳檄妙看親。
    芻糧軋軋虛旁午,歲月悠悠老秩寅。
    曷日陰山行漢馬,大揮椽筆布王春。

    264 《挽孫府君二首》 宋·劉宰

    積累承三世,清修自一家。
    窮通渠已定,悃愊我無華。
    秋野禾生穗,春園果著花。
    平生行樂處,未必愧煙霞。

    265 《挽孫府君二首》 宋·劉宰

    雁序均同氣,鴒原見此情。
    數椽忘爾汝,一飽共孤惸。
    綠綬方娛侍,黃粱已夢驚。
    無人知倚伏,風樹慘佳城。

    266 《挽楊憲府孟載(二首)》 明·張羽

    南北云山賦遠游,白頭終老晉陽秋。
    千篇留得平生稿,半似蘇州半郢州。

    267 《挽楊憲府孟載(二首)》 明·張羽

    恨不尋君未死前,須臾一別便千年。
    慰人幸有童烏在,他日應能續《太玄》。

    268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 宋·晁公溯

    遠景樓高風月清,酒酣要看筆縱橫。
    山川有待君知否,可是東坡賦不成。

    269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 宋·晁公溯

    眾水爭流赴硤中,輕舟東下疾飛鴻。
    流金不信人間熱,知有長江萬里風。

    270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 宋·晁公溯

    江聲洶洶雷霆硤,山氣蒼蒼云雨臺。
    白發拾遺吟不盡,分留物色待君來。

    271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宋·方回

    聯翩同掛別闈名,尚得秋崖病體輕。
    三十四年如一瞬,夢中時見老先生。

    272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宋·方回

    秋崖猶子蛟峰弟,同榜三人老弟兄。
    君玉中嘗辭直指,去言晚乃佐專城。

    273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宋·方回

    不識康廬真刺史,可憐德佑假平章。
    木綿老鬼死遺臭,萬古秋崖姓字香。

    274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宋·方回

    子陵灘上一詩翁,七十四年雙耳聾。
    第一老窮吟第一,一樽時與酹江風。

    275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 宋·方回

    好山多處說嚴陵,官事閒時定一登。
    野寺豈無僧十百,愛僧須是愛詩僧。

    276 《次前韻謝袁提學及其弟府判二首》 宋·方回

    公家賢伯仲,似是晉機云。
    黃卷丁年共,青燈午夜分。
    望風初魄動,飲德更心醺。
    自合登臺省,官猶類廣文。

    277 《次前韻謝袁提學及其弟府判二首》 宋·方回

    春亭前日聚,一徑入深云。
    水綠痕初漲,花紅蕾欲分。
    頻敲無限句。
    頻敲無好句,屢釂有余醺。
    不減山陰勝,公宜作敘文。

    278 《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 宋·方回

    長官行縣課農書,耕叟治田賈趁虛。
    上到嶺頭望應喜,人煙今密舊時疏。

    279 《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 宋·方回

    高低田水入溪流,溪岸閒橫野渡舟。
    麥飯家家甑中有,永無犢佩起山頭。

    280 《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 宋·方回

    樹形萬怪石千奇,我亦曾行亦有詩。
    焉得一官如長吏,出郊長是看山時。

    * 關于首府的詩詞 描寫首府的詩詞 帶有首府的詩詞 包含首府的古詩詞(3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