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巀嶭亂山橫,獨倚朱欄度晚晴。忽聽如簧語音好,祗緣高處最宜鶯。
枉費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總非材。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花徑風來百樣香,卷簾春水綠池塘。如今萬事銷磨盡,四卷楞伽味最長。
春服何當詠舞雩,鳳池今是魯真儒。向令未解邊城戍,能對東風一笑無。
錦帶吳鉤輕薄兒,三三五五競花時。太平樂事從誰得,費盡經綸爾不知。
門外煙花看不厭,東風故為客開簾。如今樂極思疇昔,長是春深未解嚴。
燕羽差池何處歸,銜恩春傍主人飛。定須借與一巢穩,十載飄零事事非。
裁翦群英荷化工,閒中無計答春風。自鋤花徑平如掌,要便荊榛一掃空。
凌云高鵠峙,擲地響金渾。蟾窟聲名早,鰲峰氣象尊。十年才一試,萬里正孤騫。勿說居夷陋,吾師有格言。
得朋宦游樂,不覺在山中。慣住家鄉似,頻過骨肉同。憑欄但煙樹,振袂忽霜風。遠別無窮意,君歸我已東。
今朝乘興出林坰,商略天公未肯晴。日色忽收梅氣潤,山光便挾麥風清。
山輿翠蓋出華顛,白氈衣衫皂作緣。我輩自應三洞主,傍人喚作五通仙。
一節三湘兩載留,高懷寧羨子公謀。由來奇士為時用,未信林泉得久游。
江海無忘魏闕思,不妨身佩國安危。太平基業須賢輔,政賴君王用及時。
扶持根本恃綱維,嘆息論功到鼓鼙。蠢蠢潢池皆赤子,埋輪何必問狐貍。
從來唐治數開元,百辟誰知產亂原。惟有曲江金鑒在,從昆能不效忠言。
稔見銀河派里人,眼高余子似紛紛。君今綽有前風烈,愿振家聲稔舊聞。
見說龍門不可攀,自驚容易得承顏。從今洗眼湘江上,看取功成鬢未斑。
灼灼聲華簡帝聰,得君元不藉先容。趣裝已就朝天路,行有新除下九重。
湘俗湘人自戚休,親民誰復念承流。公歸若也嫌名跡,論奏何由達冕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