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泠然御八風,下觀四海氣濛濛。舉頭忽已三更上,上有瓊樓十二重。
諸天彩女一雙雙,十二樓前并捧香。太乙真人乘白鶴,云中端簡候虛皇。
翠幢絳節忽紛紛,空里笙簫節奏聞。碧玉宮中花似雪,蘂珠殿下鶴如云。
輪扁不能令子巧,老聃雖智若為傳。遺經尚在臺如故,弟子今無似喜賢。
鶉野龍圖陳學士,迎秋登眺稱英奇。一聲玉管風流處,百尺金臺雨霽時。云近上清爭縹緲,山連太白斗參差。碧紗他日裁多少,籠得園園寺寺詩。
臺號煕煕倚半空,新秋景好與春同。朱衣吏列登臨處,百二山河一望中。
迎風吹白發,送客向黃巖。在事何為爾,如君自不凡。城陰當復會,詩卷可頻緘。縱別無多久,江沙望遠帆。
讎收雖不愿,治粟亦何為。夜月同游處,春潮獨往時。無心資造化,任運有成虧。護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
奉祠得請向天臺,清夢先尋紫翠堆。借問劉晨今在否,云間應見耳孫來。
暖風環佩滿芳洲,貝闕珠宮憶舊游。此日劉郎心似水,桃花空繞暮溪流。
姑蘇臺上月團團,姑蘇臺下水潺潺。月落西邊有時出,水流東去幾時還。
館娃宮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貞娘葬虎丘。
虎丘山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約伴燒香寺中去,自將釵釧施山僧。
門泊東吳萬里船,烏啼月落水如煙。寒山寺里鐘聲早,漁水江風惱客眠。
洞庭余柑三寸黃,笠澤銀魚一尺長。東南佳味人知少,玉食無由進上方。
荻芽抽筍楝花開,不見河豚石首來。早起腥風滿城市,郎從海口販鮮回。
楊柳青青楊柳黃,青黃變色過年光。妾似柳絲易憔悴,郎如柳絮太顛狂。
翡翠雙飛不待呼,鴛鴦并宿幾曾孤。生憎寶帶橋頭水,半入吳江半入湖。
一緺鳳髻綠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銀。斜倚朱門翹首立,往來多少斷腸人。
百尺樓臺倚碧天,欄干曲曲畫屏連。儂家自有蘇臺曲,不去西湖唱《采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