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首義的詩詞(74首)

    41 《擬李義山柳枝詞五首》 宋·陳師道

    莫解丁香結,從教長苦辛。
    郤因千種恨,別作一家春。

    42 《哭潘義榮二首》 宋·鄭剛中

    沈約樓前落葉黃,朝來玉折報潘郎。
    一區每嘆如懸馨,三版俄驚戒若堂。
    泉石半生閑日月,絲綸馀事人文章。
    但應祗有凋零恨,雁盡云空不見行。

    43 《哭潘義榮二首》 宋·鄭剛中

    少年聯轡入京華,闊步超群便起家。
    親覽聲名高漢殿,夏時蹤跡僅長沙。
    藏刀所在留馀刃,懷璧終身不見瑕。
    老眼看公春夢散,不勝哀涕落天涯。

    44 《挽汪義源舍人二首》 宋·趙蕃

    要識公兄弟,當年蜀兩蘇。
    文章到宗匠,人物見規模。
    謾有詞垣用,終遲政府須。
    世緣殊未了,忽復返清都。

    45 《挽汪義源舍人二首》 宋·趙蕃

    公作廬陵掾,先君官贛州。
    書郵時問訊,江驛幾淹留。
    撫事今安在,臨風涕莫收。
    誰為耆舊傳,好奇竹林游。

    46 《書龍頭義約簿二首》 宋·李昴英

    桂菊風香造榜天,門標捷幟地流錢。
    筆端快便行年順,騎鶴纏腰身兩全。

    47 《書龍頭義約簿二首》 宋·李昴英

    鵰鶚聯翻二十名,看看金榜是同盟。
    河南人面分明見,心說龍頭讖已成。

    48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家家秈米與香紅,客子餐腴復醉濃。
    但使普天無橫吏,人產何處不春風。

    49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黃霧漫天作曉霜,征人相顧失顏行。
    雖然未快還鄉眼,腳底沙泥已是鄉。

    50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四十里欄縈一線,上侵云物下驚湍。
    我行竹客源頭路,蜀道青天不作難。

    51 《挽陶宣義二首》 宋·劉宰

    歷數陰功滿巨編,皇天佑善信昭然。
    金閨密勿身通籍,云路連翩子著鞭。
    貝葉經中無別想,白蓮社里得真筌。
    忽驚薤露傅新唱,愁鎖松陵柳澤煙。

    52 《挽陶宣義二首》 宋·劉宰

    季方當日締華姻,曾款門闌列眾賓。
    一別清臺頻換歲,重逢上苑正回春。
    白頭自嘆形容改,青眼相看笑語真。
    回首不堪成永詠,西風吹淚墮衣巾。

    53 《挽諸葛宣義二首》 宋·劉宰

    世積鄉閭望,公兼德齒尊。
    謹身忘歲晚,接物等春溫。
    樂事人難比,馀功盜自奔。
    平生可無憾,一劄疏明恩。

    54 《挽諸葛宣義二首》 宋·劉宰

    蘭階初擢秀,棣萼亦聊芳。
    幻化應難料,悲歡獨兩忘。
    達生知有道,養性更傅芳。
    一笑乘云去,誰知本不亡。

    55 《義烏道中二首》 宋·葛紹體

    溪頭石佛泗洲身,半染鑪煙半路塵。
    兒女一盤清凈供,蘇溪茶點建溪春。

    56 《義烏道中二首》 宋·葛紹體

    小雨山寒占麥秋,溪南溪北水交流。
    桃花又報東風急,云帶雨來山欲浮。

    57 《婦女之孝二十首·鄭義宗妻》 宋·林同

    抵死侍姑側,寧知有妾身。
    若懷白刃顧,尚得謂之人。

    58 《夷狄之孝十首·百濟王扶余義慈》 宋·林同

    夷方雖爾異,天性本然同。
    自昔聞曾子,如今在海東。

    59 《挽陸義齋二首》 宋·陸文圭

    四持憲節遍南方,屢表陳情返故鄉。
    殊俗今猶歌德政,老天胡不愛忠良。
    山空虎逝狐貍出,春去花殘蛺蝶忙。
    五十人生不稱夫,獨憐華發在高堂。

    60 《挽陸義齋二首》 宋·陸文圭

    生平意氣每相期,歲晚行藏各自知。
    見事略同因撫掌,尤時不語其攢眉。
    闔棺已矣公何憾,聞笛凄然我獨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滬作枯枝。

    * 關于首義的詩詞 描寫首義的詩詞 帶有首義的詩詞 包含首義的古詩詞(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