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館子的詩詞(40首)

    21 《庚子冬夜宿郡館懷白從古》 宋·章綸

    高館天寒霜露濃,思君深隱翠微重。
    月華繞樹無飛鵲,云飛蟠泥有蟄龍。
    石鼎賦詩猶脫略,銀燈看劍每從容。
    孤懷展轉不成寐,為發城頭半夜鐘。

    22 《夜過張氏諸子館》 未知·李英

    天涯同作客,良晤每難期。
    星聚逢今夕,風流自一時。
    禁煙籠樹密,海月到窗遲。
    對酒吟芳景,還憐碧柳絲。

    23 《甲子除夕宿魚卿館》 明·徐繗

    旅跡原無定,衰情此更加。
    飄零逢歲夜,惆悵宿君家。
    醽斝春生綠,風扉雪度花。
    故園今夕意,凄斷若天涯。

    24 《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 宋·蘇軾

    君先魯東家,門戶照千古。
    文章固應爾,須鬣余似處。
    雖非蒙倛狀,尚有歷國苦。
    誦書口瀾翻,布谷雜杜宇。

    25 《永新彭時甫館仆于玉峰樓龍子崇來話舊》 宋·戴復古

    暫艤溪頭棹,來敲月下門。
    江湖十年別,故舊幾人存。
    聽雨夜同榻,論心酒一樽。
    不須談世事,萬慮滿乾坤。

    26 《次韻周子充正字館中緋碧兩桃花》 宋·范成大

    碧城香霧赤城霞,深出劉郎未見花。
    憑仗天風扶絳節,為招萼綠過羊家。

    27 《張恭甫正字折贈館中碧桃,因次子充韻》 宋·范成大

    滿枝晴雪照青霞,舊識桃源暈碧花。
    俯仰京塵隔年夢,東風猶認故人家。

    28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憶館中故事》 宋·黃庭堅

    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
    少小看飛騰,中年嗟遠屏。
    風撼鶺鴒枝,波寒鴻雁影。
    天不椓斯文,俱來集臺省。

    29 《子華學士儤直未滿遽出館伴病夫遂當輪宿輒成》 宋·歐陽修

    萬釘寶帶爛腰鐶,賜宴新陪一笑歡。
    金馬并游年最少,玉堂初直夜猶寒。
    自嗟零落凋顏鬢,晚得飛翔接羽翰。
    今日遽聞催遞宿,不容多病養衰殘。

    30 《次子蒼追憶館中納涼韻》 宋·曾幾

    飯罷蓬瀛屧響廊,薰風啜茗倚繩床。
    草荒老氏藏書屋,山繞王家避世墻。
    湯餅承公薦槐綠,爐芬遣我夢蕓香。
    欲論舊事愁無奈,愿挽天河作酒漿。

    3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十》 宋·蘇轍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難。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馬上作李若芝守一法,似有功。
    〉夜兩従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32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宋·蘇轍

    夜雨從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試依北斗看南斗,始覺吳山在目前。

    33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宋·蘇轍

    誰將家集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
    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3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宋·蘇轍

    虜廷一意向中原,言語綢繆禮亦虔。
    顧我何功慚陸賈,橐裝聊復助歸田。

    3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宋·蘇轍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難。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36 《潘恭叔欲歸壽其母夫人謝子暢以事客其館辭病》 宋·趙蕃

    伏暑推不去,秋風來何暮。
    深居謝巾幘,適意親杖屨。
    緬懷江湖游,悵望南北路。
    舊交已如隔,新知孰成故。
    龐公非浪出,東野方廢務。
    共餞獻觴人,我病不得與。

    37 《成都逾旬陰冷深冬時節借館趣悟得子敬德夫二》 宋·程公許

    屯陰不動紫沾盤,三月凄風橫作寒。
    待旦重衾纏得暖,感時對酒祗長歡。
    黑云何日三舍避,黃道中天萬日看。
    不有對床清夜語,客懷何以解憂端。

    38 《贈曹德玉子達卿父子同赴錫山館》 宋·陸文圭

    故籯無黃金,子弟政欲佳。
    芬芳聞數里,譬若蘭當階。
    念昔登高門,始見玉在懷。
    顧余齒發盡,嘆子頭角乖。

    39 《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宋·曾豐

    誰續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轉至伊川。
    只今洛派從頭數,之子龜山第二傳。
    他道已融歸正道,后正猶辦入先天。
    十年二廣參皆遍,不以支離易混全。

    40 《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宋·曾豐

    吾教落南無祖師,問誰傳得祖師衣。
    淵明抵掌今誠是,伯玉搖頭昨似非。
    相謝十州風月去,自擔千古圣賢歸。
    歸囊道價重于利,未必轑羹不下機。

    * 關于館子的詩詞 描寫館子的詩詞 帶有館子的詩詞 包含館子的古詩詞(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