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飽識的詩詞(258首)

    61 《用功成韻賦外舅短項翁》 宋·耿镃

    君不見王績非狂生,筆墨雪盡惟酒經。
    又不見志和非漫尉,江湖醉詠漁歌耳。
    文章得失兩夢事,一醉從渠俱不理。
    人間自有行秘書,此翁聊為山澤儒。

    62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宋·黃鑒

    城闕厭紛華,山泉樂清適。
    瞥然浮杯歸,遠思浩無極。
    珍篇藹畫憑,凈義留泰譯。
    平生霧霞衣,倏變蘭蒲色。

    63 《寶林寺二首》 宋·宋日隆

    年來試凋邑,如僧住破庵。
    頗識眾因果,寧忍事嗔貪。
    晨飧雖不飽,夜夢卻自安。
    緬懷百里內,何異一室間。

    64 《題江貫道百牛圖》 宋·湯炳龍

    我本山陽田舍叟,家有淮南數千畝。
    江南倦客老不歸。
    此田多為勢家有,猶記少年學牧時,去時日出歸日西。

    65 《交廉布書事三首呈郎中機宜詩韻》 宋·吳說

    當代青云士,皆言子獨賢。
    異時猶未遇,多難更堪憐。
    妙契環中趣,飽參方外禪。
    海涯孤絕處,誰識孝廉船。

    66 《蟬》 宋·徐集孫

    高蹈槐梢與柳陰,爭鳴直到日西沉。
    初無識見偏容喙,不讀詩書卻好吟。
    風露細餐雖足飽,山林為計更宜深。
    所談幸爾非人事,逆耳從來欠賞音。

    67 《冬日雜言五首》 宋·薛嵎

    茅檐日出勝重裘,飽飯看山倦即休。
    識得個中真氣味,自然無夢到封侯。

    68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 明·盧柟

    魏博富才藪,儲英斷幽顯。
    金璞無留精,虎豹澄視眄。
    文章兩漢際,墨跡蒼頡篆。
    多賢信足征,特秀殊異撰。

    69 《過海羅漢應供圖》 明·蒲庵禪師

    大士受齋龍伯宮,長驅蛟鱷爭先雄。
    舳艫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濤舂。
    騰身何來歷汗漫,無乃變幻多神通。
    兩僧后顧冰雪容,浮蕉近隨赤鯇公。

    70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71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72 《采薖為余唐卿賦》 明·姚道衍

    余君抱奇言不夸,種菜擬學元修家。
    臨溪筑廬競誅草,傍路樊圃多編葭。
    長镵短夋自成列,不與文筆相交加。
    畦界條條任衡縮,溝澮一一隨紆斜。

    73 《正月九日,有美堂飲,醉歸徑睡,五鼓方醒,》 宋·蘇軾

    眾人事紛擾,志士獨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鬧。
    三杯忘萬慮,醒後還皎皎。
    有如轆轤索,已脫重縈繞。

    74 《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宋·蘇軾

    夏潦漲湖深更幽,西風落木芙蓉秋。
    飛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湖上四時看不足,惟有人生飄若浮。
    解顏一笑豈易得,主人有酒君應留。

    75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76 《鰒魚行》 宋·蘇軾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鰒魚。

    77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宋·蘇軾

    草沒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門。
    拾薪煮藥憐僧病,掃地焚香凈客魂。
    農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
    年來漸識幽居味,思與高人對榻論。

    78 《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宋·蘇軾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巖藏兩頭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
    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

    79 《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 宋·蘇軾

    昌身如飽腹,飽盡還復饑。
    昌詩如膏面,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氣,郁郁老不衰。
    雖云老不衰,劫壞安所之。

    80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老人八十余,不識城市娛。
    造物偶遺漏,同儕盡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 關于飽識的詩詞 描寫飽識的詩詞 帶有飽識的詩詞 包含飽識的古詩詞(2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