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飽作的詩詞(787首)
622
《十月十五日失舟》 宋·李流謙
船頭飽鈑看揚舲,忽作翻漿不反瓶。
萬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峽未嘗經。
尚收棄物乾坤大,薄恃陰功祖考靈。
憂患偶來須理遣,可能為汝更星星。
623
《送王總卿》 宋·李流謙
北風號霜脫群木,送客東門車萬軸。
城中人家作兒啼,若為四角生華轂。
公今未上九天上,身雖去此猶在蜀。
邊頭張頤萬虎兕,一食不飽吼振谷。
624
《喜雨》 宋·姜特立
昨宵榾榾車聲喧,人情嗷嗷不得眠。
今朝一雨忽大足,人聲車聲俱寂然。
吁嗟血汗滴焦土,寸寸灌田亦良苦。
天工作用瞬息間,百頃平疇如翠羽。
625
《題戚仲騾綱圖》 宋·李洪
北風吹雪飛千山,雪深山徑難往還。
長林喬木斂秀色,層崖疊嶂雕蒼顏。
山腹癡云結寒潤,山巔去天不盈寸。
溪湍巖瀑爭喧豗,獸蹄鳥跡皆逃遁。
626
《子清弟赴丹陽賦古調餞之》 宋·李洪
酌君以烏程若下之酒,贈君以魯山于蒍之聲。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別,歌以見愛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鐵甕,萬旅連營地勢重。
天弧北射掃欃槍,云陽健令時方用。
627
《送趙伯藏添倅永嘉》 宋·樓鑰
分教分符恰五年,異鄉幾若故鄉然。
歸來幾作池塘夢,送別欲隨騶御仙。
目斷甘林應飽熟,手栽欒實想芳鮮。
邦人若問老州牧,為說清霜繞鬢邊。
628
《送蔣甥若水使屬北行》 宋·樓鑰
曾為假吏到燕山,送子長征不作難。
故國能無嘆禾黍,中原應欲覩衣冠。
黑甜軟飽宜加愛,紅皺黃團止可觀。
行矣勿為兒女戀,指期良月待君還。
629
《送王正言守永嘉》 宋·樓鑰
江頭潮生江月小,暝煙綠暗垂楊道。
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
向來一別三換歲,正喜情親得傾倒。
吏民引頸望旌麾,空有離愁滿懷抱。
630
《吳參議達觀齋》 宋·樓鑰
君不見大鵬與{譽言換鳥}鳩,自適俱是逍遙游。
又不見大椿視朝菌,一修一短終期盡。
況乎秋豪為大泰山小,莫壽殤子彭為夭。
漆園老子超眾作,立論雖奇定非矯。
631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632
《送王道州》 宋·樓鑰
九疑之南為舂陵,瀟水清駃山為城。
郡齋正據山直上,一覽萬家無遺形。
家君頃年入蓮幕,我不得往空馳情。
先生分符此中去,心旌搖颺隨雙旌。
636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638
《西郊即事三首》 宋·廖行之
秋老那復雨初晴,我行西郊賞西成。
蘆花飛空訝舞絮,楓葉滿徑紛吹萍。
香秔幸愜一飽愿,晚菊亦吐三秋英。
陂池更作嗣歲計,帝力浩浩仁群生。
640
《和喜雨詩》 宋·廖行之
夏畦云稼憂芳蕤,炎官火傘烘晴曦。
何人半夜起龍蟄,慰我卒歲豐年期。
吾生正作一飽計,天意似憫三農時。
椎牛釃酒樂村社,帝力於爾其誰知。
* 關于飽作的詩詞 描寫飽作的詩詞 帶有飽作的詩詞 包含飽作的古詩詞(7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