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飾中的詩詞(258首)
241
《送羅架閣弘道》 宋·方回
六籍討雅奧,百家窮怪奇。
江沱馬塵合,毛釐無所施。
不自我后先,逢此澤火時。
固已殛來惡,尚乃存微箕。
242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245
《題史元量芳潤堂》 宋·郭印
圣經杲杲日翔空,元與后學開愚蒙。
著述成書不得已,令人誦習知吾宗。
辭文旨遠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榮浸漬乃無窮。
246
《擬古》 宋·黃庚
畹中有幽蘭,風露飽清抱。
含章不求聞,坐見九秋老。
夫君日已遠,佩飾為誰好。
何如斂余芳,山林養枯槁。
247
《題三月梅花卷》 宋·黃庚
紛紛姚魏家,顏色競嫵媚。
人方眩春華,樂皇出古意。
素花飾鼎實。
縞袂立蒼翠。
猶如喧啾中,孤鳳忽呈端。
巋然山林尊,坐使從芳愧。
248
《和葺廬韻》 宋·黃庚
地僻渾無車馬喧,禪房修飾稱居女。
莊嚴固是由心造,丹雘多應被眼滿。
佛法不須身外覓,世緣只作夢中看。
我來欲問無生話,萬面西江一吸乾。
251
《自和前韻答達善》 宋·舒岳祥
一字不輕王達善,忽看唾玉落鉤銀。
共評中說躋尊魏,誰草玄經飾美新。
大澤深山容避地。
蓬萊弱水嘆揚塵。
與君同勘丹經訣,長飯青精養谷神。
252
《緣識》 宋·宋太宗
全無體段弟一弱,十指乖張時更錯。
五音不辨信手彈,薄會人前言自樂。
弦不調,手不洗,更兼指下無道理。
256
《都丞侍郎再和屋字韻詩次韻奉酬》 宋·喻良能
小園五畝依篁竹,中有茆茨數椽屋。
小橋度水既窈窕,側徑穿花仍曲六。
慣看翠碧羽差池,時聽黃鸝聲斷續。
詩成持鼓過雷門,誰信拋磚能引玉。
長篇麗句為藩飾,小草么花蒙著錄。
懸知家世以詩鳴,壓倒平泉與昌谷。
* 關于飾中的詩詞 描寫飾中的詩詞 帶有飾中的詩詞 包含飾中的古詩詞(2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