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饑民的詩詞(412首)
341
《陌上桑》 宋·趙文
采采陌上桑,采之不盈筐。
云何不盈筐,歡子在中腸。
車馬從何來,云是大國王。
呼妾欲共載,恐惕涕沾裳。
342
《雜詩三首》 宋·黎廷瑞
后稷播百谷,粒茲阻饑人。
新苗化為舊,舊種還為新。
萬代一粒傳,何嘗失其真。
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
343
《潦雨排悶二首》 宋·仇遠
宿雨漲溪流,江南四月秋。
市無糧得糶,田有麥難收。
官況全然冷,民饑絕可憂。
沙鷗應笑我,何日放歸舟。
345
《冬雪行》 宋·王炎
擁衾展轉夜不眠,細數更籌知苦寒。
角聲未動紙窗白,兒曹報我雪滿檐。
玉妃剪水出天巧,飛花萬點爭清妍。
朱門貴人對之笑,初見一白來豐年。
347
《漢上春雪呈郡太守》 宋·宋庠
春草江南瑞霰霏,溪山千疊共清輝。
林繁不辨妝梅落,川秀空疑月蚌歸。
夕苑縈叢聊自舞,橫塘拂水更低飛。
民疇脈僨農祥近,壤有堯歌絕晉饑。
349
《黃寺丞挽詩》 宋·項安世
白鹿人先去,西坡事又非。
客情何所向,老淚不禁揮。
日短輀車急,山寒冢未腓。
猶聞辭楚辟,來救越民饑。
350
《送范安撫喜雨詩》 宋·項安世
一寸甘腴一寸金,只今誰可旱天霖。
贖鍰盡免疲民血,重役新寬戰士心。
蛇制電光開九闔,龍呼云氣出重陰。
書生不放饑腸歇,才減憂勞便苦吟。
351
《送張寺丞知常州》 宋·項安世
吾鄉人物鄭與張,堂堂介圭出琳瑯。
論文合草北扉制,論經合講金華藝。
兩途未遂如命何,四方為君充撫摩。
鄭公好義不肯住,張公好仁須少駐。
353
《喜雨行》 宋·張嵲
歲星運行至荒落,鶉尾初占建魁杓。
大旱金石皆流爍,旱魃何知恣為虐。
大田多稼三百廛,盡是農夫耦十千。
一朝焦枯如束管,赤地百里焚則煙。
354
《憫農》 宋·章甫
前村后村水車聲,咿咿軋軋終夜鳴。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龜兆出。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饑何。
今年神祠禱不應,沽酒買牛空費多。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應聞下民語。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縣吏鞭笞苦。
355
《分蝗食》 宋·章甫
田園政爾無多子,連歲旱荒饑欲死。
今年何幸風雨時,豈意蝗蟲乃如此。
麥秋飛從淮北過,遺子滿野何其多。
撲滅焚瘞能幾何,羽翼已長如飛蛾。
天公生爾為民害,爾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餓悲惱纏,分而食之天或憐。
356
《次韓無咎盱眙道中韻》 宋·章甫
人家過午絕炊煙,隴上羸牛挽不前。
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饑客飯只烹鮮。
觀風到處春隨馬,楗水歸時月滿川。
王事獨賢無倦色,雞鳴起坐屋三椽。
359
《大雪用前韻五首》 宋·裘萬頃
天孫云里散支機,飛墜人間分外奇。
勾引芳尊留客醉,栽培玉粒療民饑。
幅巾籬落尋梅處,一舸江湖釣月時。
妙處惟詩可摹寫,卻憐老去不工詩。
360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 關于饑民的詩詞 描寫饑民的詩詞 帶有饑民的詩詞 包含饑民的古詩詞(4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