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饑年的詩詞(1253首)

    501 《除夜病中贈段屯田》 宋·蘇軾

    龍鍾三十九,勞生已強半。
    歲暮日斜時,還為昔人嘆。
    今年一線在,那復堪把玩。
    欲起強持酒,故交云雨散。

    502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 宋·蘇軾

    高田生黃埃,下田生蒼耳。
    蒼耳亦已無,更問麥有幾。
    蛟龍睡足亦解慚,二麥枯時雨如洗。
    不知雨従何處來,但聞呂梁百步聲如雷。

    503 《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栽東坡》 宋·蘇軾

    周詩記苦荼,茗飲出近世。
    初緣厭粱肉,假此雪昏滯。
    嗟我五畝園,桑麥苦蒙翳。
    不令寸地閑,更乞茶子蓺。

    504 《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兩三首》 宋·蘇軾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在勸農天所直。
    沛然例賜三尺雨,造物無心怳難測。

    505 《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栽東坡》 宋·蘇軾

    周詩記荼苦,茗飲出近世。
    初緣厭粱肉,假此雪昏滯。
    嗟我五畝園,桑麥苦蒙翳。
    不令寸地閑,更乞茶子蓺。

    506 《贈陳守道》 宋·蘇軾

    一氣混淪生復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見利欲飲食事,各有爪牙頭角爭。
    爭時怒發霹靂火,險處直在嵌巖坑。
    人偽相加有余怨,天真喪盡無純誠。

    507 《送沈逵赴廣南》 宋·蘇軾

    嗟我與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窮不死。
    君隨幕府戰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壘。
    飛塵漲天箭灑甲,歸對妻孥真夢耳。
    我謫黃岡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里。

    508 《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 宋·蘇軾

    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
    稍增裘褐氣,已覺團扇厄。
    不煩計榮辱,此喪彼有獲。
    我琴終不敗,無攫故無aa32。

    509 《和猶子遲贈孫志舉》 宋·蘇軾

    軒裳大爐鞲,陶冶一世人。
    従衡落模范,誰復甘饑貧。
    可憐方回癡,初不疑嘉賓。
    頗念懷祖黠,瞋兒與兵姻。

    510 《柏石圖詩》 宋·蘇軾

    柏生兩石間,天命本如此。
    雖云生之艱,與石相終死。
    韓子俯仰人,但愛平地美。
    土膏扎烡壤,成壞幾何耳。

    511 《問淵明》 宋·蘇軾

    子知神非形,何復異人天。
    豈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則為日星懸。
    我散而卑之,寧非山與川。

    512 《表弟程德孺生日》 宋·蘇軾

    仗下千官散紫庭,微聞小語說蘇程。
    長身自昔傳甥舅,壽骨遙知是弟兄。
    (予與君皆壽骨貫耳,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問而知其為中表也。
    )曾活萬人寧望報,(君在楚州,予在杭州,皆遇饑歲,活數萬人。

    513 《答郡中同僚賀雨》 宋·蘇軾

    水旱行十年,饑疫遍九土。
    奇窮所向惡,歲歲祈睛雨。
    雖非為己求,重請終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514 《和陶歲暮作和張常侍》 宋·蘇軾

    我生有天祿,玄膺流玉泉。
    何事陶彭澤,乏酒每形言。
    仙人與道士,自養豈在繁。
    但使荊棘除,不憂梨棗愆。

    515 《石塔寺》 宋·蘇軾

    饑眼眩東西,詩腸忘早晏。
    雖然燈是火,不悟鐘非飯。
    山僧異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為二十年,紀憶作此{左言右由}

    516 《吳中田婦嘆(和賈收韻·)》 宋·蘇軾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
    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鎌生衣。
    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

    517 《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宋·蘇軾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
    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

    518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519 《游惠山(并敘)》 宋·蘇軾

    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520 《李憲仲哀詞(并敘)》 宋·蘇軾

    同年友李君諱惇,字憲仲。
    賢而有文,不幸早世,軾不及與之游也,而識其子廌有年矣。
    廌自陽翟見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邊、母馬、前母張與君之喪,皆未葬,貧不敢以饑寒為戚,顧四喪未舉,死不瞑目矣。
    適會故人梁先吉老聞余當歸耕陽羨,以絹十匹、絲百兩為贐,辭之不可。

    * 關于饑年的詩詞 描寫饑年的詩詞 帶有饑年的詩詞 包含饑年的古詩詞(12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