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食浮的詩詞(546首)

    181 《漁家傲(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宋·張元干

    寒食西郊湖畔路。
    天低野闊山無數。
    路轉斜岡花滿樹。
    絲吹雨。
    南枝占得春光住。
    藉草攜壺花底去。
    花飛酒面香浮處。
    老手調羹當獨步。
    須記取。
    坐中都是芳菲侶。

    婉約

    182 《鷓鴣天》 宋·曾覿

    故鄉寒食醉酡顏。
    秋千彩索眩斕斑。
    如今頭上灰三斗,贏得疏慵到處閑。
    鐘已動,漏將殘。
    浮生猶恨別離難。
    鑊湯轉作清涼地,只在人心那樣看。

    183 《番禺調笑》 宋·洪適

    句隊蓋聞五嶺分疆,說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于前聞,度新詞而屢舞。
    宮商遞奏,調笑入場。
    羊仙黃木灣頭聲B278B278然。
    碧云深處起非煙。

    184 《蝶戀花(離小益作)》 宋·陸游

    陌上簫聲寒食近。
    雨過園林,花氣浮芳潤。
    千里斜陽鐘欲暝。
    憑高望斷南樓信。
    海角天涯行略盡。
    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
    天若有情終欲問。
    忍教霜點相思鬢。

    185 《野庵曲》 宋·沈瀛

    野叟最昏迷。
    嘆世間、光陰奔走如馳。
    逢這閑時。
    忽尋忖、一生里事都非。

    186 《滿江紅(辛丑赴信豐,舟行贛石中)》 宋·趙師俠

    煙浪連天,寒尚峭、空_細雨。
    春去也、紅銷芳徑,綠肥江樹。
    山色云籠迷遠近,灘聲水滿忘艱阻。
    掛片帆、掠岸晚風輕,停煙渚。

    187 《酹江月》 宋·李好古

    平生英氣,嘆年來、都付山林泉石。
    不作云霄軒冕夢,只擬綸竿蓑笠。
    見說湖陰,飛飛鷗鷺,半是君曾識。
    梅花時節,試來相與尋覓。

    宋詞精選愛情離別孤獨

    188 《蘭陵王(贛上用美成韻)》 宋·趙必{王象}

    畫闌直。
    饾饤千紅萬碧。
    無端被,怪雨狂風,僽柳僝花禁春色。
    尋芳遍楚國。

    189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

    190 《賀新郎》 宋·鄭元秀

    三月桃花浪。
    涌荊紅、浮光散彩,倚空千丈。
    楊柳陰中長堤路,一片笙歌暖響。
    春待晚、氣清天亮。

    191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
    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
    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身無所干,心無所患,一生不到風波岸。

    小令諷喻抒情

    192 《論語七則》 先秦·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哲理

    193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宋·丘處機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詠物梨花

    194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195 《進學解》 唐·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196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197 《游俠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于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古文觀止游俠傳記

    19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99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200 《辨奸論》 宋·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古文觀止議論

    * 關于食浮的詩詞 描寫食浮的詩詞 帶有食浮的詩詞 包含食浮的古詩詞(5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