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飛浪的詩詞(1428首)
761
《孫氏池亭》 宋·俞瑊
壁介山水間,幽棲愧尸祿。
眠食行坐處,山光水聲足。
嗟我心未厭,出郊搜勝躅。
嘗聞隱者居,未為人所目。
762
《題白帝廟詩并序》 宋·元勛
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
奫淪巨浸吞萬派,淫預杰立高崔嵬。
鯨波回薄山角,征鼙摻疊鳴春雷。
蹴石巖壁勢益狠,怒濤駭浪爭鳴豗。
763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765
《題兩橋》 宋·趙崇璉
一溪夾道枕流水,上有兩橋橫絕流。
烏鵲互飛銀漢夜,彩虹交映玉潭秋。
東西雨過苔痕潤,左右晴分浪影收。
誰是當年題柱者,不應并駕到瀛洲。
766
《鄂州南樓》 宋·鄭起
淳佑六年冬十月,我來獨自上南樓。
曉霧江山都江不見,霧收日出城東頭。
照見漢陽樹,照見鸚鵡洲。
浪濤江漢出眠峽,洞庭云夢天共流。
767
《游九鎖》 宋·鐘穎
大滌通華陽,仙家碧云上。
飛泉舞蒼蛟,絕壁浮翠浪。
泉石有聲詩,云煙無盡藏。
落日青山多,臨風一長望。
768
《瀟湘感事》 宋·種放
離離江草與江花,往事洲邊嘆復嗟。
漢傳有才終去國,楚臣無罪亦沈沙。
凄涼野浦寒飛雁,牢落汀祠晚聚鴉。
無限清忠沉浪底,滔滔千頃屬漁家。
769
《題觀海圖》 元·黃溍
昔年解纜岑江上,初日團團水底紅。
鼉吼忽搖千尺浪,鹢飛仍挾半帆風。
遙看島嶼如星散,只謂神仙有路通。
及此棲身萬人海,舊游卻在畫圖中。
770
《金山寺》 元·張昱
六鰲捧出法王宮,樓閣居然積浪中。
門外鷗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陽紅。
楊州城郭高低樹,瓜步帆檣上下風。
人世幾回江上夢,不堪垂老送飛鴻。
772
《秋興亭》 元·余闕
涉江登危榭,引望二川流。
雙城共臨水,兩岸起飛樓。
漢渚深初綠,江皋迥易秋。
金風揚素浪,丹霞麗彩舟。
773
《山居和韻八首》 明·陳勛
亂山飛翠似相迎,山畔山雞自喚名。
海雨挾潮歸極浦,溪云扶月上孤城。
數聲漁櫓鳴寒漲,一酌村沽坐晚晴。
歌入滄浪秋思遠,不妨倚和到參橫。
¤
774
《登招山詩》 明·傅汝舟
招山不放海水過,坐與潮汐爭咽喉。
軍門鼓角動地遠,不覺送我招山頭。
風沙冥冥海在下,濤浪滾滾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萬里,寸心遙飛十二洲。
775
《雷雪行二首》 明·顧夢圭
昨夜雷轟今日雪,安德門前西山裂。
河南檄報人貪子,更聞飛蝗滿江浙。
千古高人魯兩生,漢文謙讓流英名。
精衛年年負木石,海中波浪何時平。
¤
776
《覆舟山臨望》 明·顧源
覆舟山頭霽景明,長松落落厓石平。
回巒秀嶺低復昂,傳聞此地為臺城。
南望建章宮,佳氣何郁蔥。
秦淮樹中流,遙與宮門通。
778
《晚渡白馬湖》 明·郭武
輕風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鴉。
平湖一望幾千頃,遠水連天飛落霞。
斜陽忽墮澄波底,白鳥猶明山色里。
嚴更何處鼓冬冬,棹歌未斷漁燈起。
779
《弄玉篇》 明·韓邦靖
南天鵬海飛難盡,北極鰲峰鎮不搖。
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為橋。
千春翠樹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飄。
桃花零亂常迷路,彩鳳翩翩不易招。
780
《淮陽歸興四首》 明·何白
初陽古洞敞三扉,憶昨題詩坐翠微。
緱嶺已騎孤鶴去,鼎湖無復一龍飛。
壇前竹浪云連屐,石上松濤雨濕衣。
翻架殘書風策策,滿庭黃葉旅人歸。
* 關于飛浪的詩詞 描寫飛浪的詩詞 帶有飛浪的詩詞 包含飛浪的古詩詞(14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