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閨的詩詞(598首)

    581 《將池僧舍東軒曉起》 宋·張嵲

    茲軒臨絕頂,遠與前山平。
    睡起月初上,冷冷曉風清。
    暗嶺躍飛雷,白云出疏星。
    四顧莽不辨,惟聞候蟲鳴。
    居人正酣寢,我已事晨征。
    思婦閨中意,游子天外情。
    策羸取微徑,羈夢何由成。

    582 《擬蘇少卿寄內》 宋·張嵲

    話別河梁上,踟躕古道邊。
    男兒重意氣,握節向幽燕。
    一來單于庭,五閏猶未還。
    黃云愁瀚海,朔雪暗燕然。

    583 《太平印歌》 宋·張镃

    修溪檢校閒桃李,暗記蒼苔唯屐齒。
    野鴛時看立汀沙,個字分明尤足喜。
    金駝銀鼻豈關念,夢月當窗印寒水。
    閨門瓜戍忽臨期。

    584 《詠月追和韓昌黎韻》 宋·劉黻

    初秋十五夕,皓月來滄溟。
    白鷺與共色,烏鵲能踐靈。
    逢掖覓桂蔭,孩提窺兔形,涼氣凈余暑,浮光滑青冥。

    585 《挽番陽戴如曾貢士母金氏》 宋·許月卿

    霜氯凜閨妹,嚴風老更癯。
    詩書謂有子,門戶可無夫。
    鶵鳳橫秋鶚,孤鸞啼夜烏。
    長松有風雨,枯草但平蕪。

    586 《范令人生日》 宋·晁公溯

    文正垂芳久,風流八葉蕭。
    名傳慶歷頌,功冠寶元朝。
    人物追三代,儀刑正百僚。
    后來登玉筍,故自有霜條。

    587 《陳行之二年三至寧江嘗有游吳之興而尚不果》 宋·晁公溯

    君如歷塊馬,萬里當霜蹄。
    今為繞枝鵲,終夕未安棲。
    二年三風過,每至醉似泥。
    我貧觴豆薄,飯豆兼羹藜。

    588 《宇文叔介逆婦歸過通義為置酒遠景樓餞之》 宋·晁公溯

    夜雨洗綠野,平池磨青銅。
    共登百尺樓,遂享萬里風。
    遠自木末來,大音中笙鏞。
    盛夏安得此,正是飛廉慵。

    589 《送陳尉后之園賞歸二首》 宋·陳淳

    巖邑崎嶇俗最獰,君來談笑自風生。
    平戎大策方微露,執訊奇功便立成。
    百里秋光瓜代及,九重春色筍班榮。
    金閨此去應無阻,好把胸中次第行。

    590 《移居戍將衙》 宋·陳杰

    細柳連營地,高風昨夜秋。
    叟兵擐甲嘆,中婦寄衣愁。
    白骨閨猶夢,黃丁籍已收。
    江南窮巷士,抵掌說封侯。

    591 《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 宋·方回

    自從書云入嘉平,一月間無三日晴。
    大雪二十五六日,漫天塞地冰崢嶸。
    吳江渡橋意頗快,呂城爭堰心還驚。
    丹陽古縣暮落牽,凍人俗死無人行。

    592 《次蒲大受檢覆韻》 宋·郭印

    身親掃除役,敝袍染塵泥。
    青云一何高,天險不可躋。
    西風吹秋來,草木含凄凄。
    韝鷹屢飛掣,櫪馬空鳴嘶。

    593 《新城羅氏棣華堂》 宋·牟巘五

    中和偶向此枝藂,友愛當知吾意同。
    十世共居尤盛整,受獎三代共春風。
    試看華萼相扶處,正在閨門載翕中。
    昭諫而來名節偉,更添新記與無窮。

    594 《邊思》 宋·釋文珦

    胡雁南翔已盡回,閨中不見寄書來。
    窮荒二月無青草,長對東風賦七哀。

    595 《浮萍寄水行》 宋·釋文珦

    浮萍寄諸水,漂流本無要。
    倚水以為命,然后生意蕃。
    女子方在室,怙恃父母恩。
    及其既結發,托身向他門。

    596 《重陽一首》 宋·蘇籀

    籬根金色小正時,醅墊風高與節期。
    耿耿挑燈聞夜誦,匆匆刈穗飫晨炊。
    閨娃犀蕊香盈把,朝士茱萸酒一卮。
    蓋世豪雄健天下,感秋應待羽觴治。

    597 《觀講師有感》 宋·王洋

    一僧據幾坐,眾僧列其間。
    紛紛士與女,其外復相環。
    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
    既為時俗妝,復著道士冠。

    598 《陸倅連和三篇見示敬酬》 宋·曾豐

    信筆揮成五七言,敲門豈復作推門。
    江河自有長流勢,斧鑿俱無未沒痕。
    雨帶客愁橫白帝,風吹閨怨入烏孫。
    公于樂府有余思,更為楊妃賦所冤。

    * 關于風閨的詩詞 描寫風閨的詩詞 帶有風閨的詩詞 包含風閨的古詩詞(5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