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襲的詩詞(539首)

    21 《雜詩(二首)》 明·羅頎

    鳳凰游北極,金風襲郊扃。
    眾穢俱零落,芳草亦不生。
    徘徊幽巖中,但見松枝青。
    托根未得所,嘆息此孤英。
    ¤

    22 《燭淚》 明·申時行

    風襲簾帷炬色寒,鮫珠錯落瀉銀盤。
    紅綃半濕金蓮吐,紫焰微銷玉箸殘。
    傳蠟漢宮春厭浥,絕纓楚館夜闌干。
    須知歸院承恩日,涓滴還將雨露看。

    23 《東皋》 明·唐元

    喧晨步東皋,春風襲杖屨。
    溪流帶落花,晴煙裊飛絮。
    濯足竹邊泉,散策松下路。
    幽禽忽驚起,飛過溪南樹。
    林深疑無人,俄聞響機杼。

    24 《九日登高翠微亭分韻得滿字》 明·陶安

    山川甚雄麗,積雨為磨浣。
    天開秋氣清,游娛共蕭散。
    石徑接巉巖,興到行不懶。
    微霜護新晴,杲日送余暖。

    25 《月夜短歌》 宋·陸游

    老夫倚杖當戶立,霜氣青冥月輪濕。
    颼颼短發冷入頂,更覺衣屨清風襲
    月落欲盡夜蒼茫,回顧明星已煌煌。
    明星雖高未須喜,三足陽烏生海底。

    26 《早春夙興》 宋·宋祁

    曉參橫沒月沉煙,寺鼓軍刀隱隱連。
    初暖欲歸池中地,剩寒猶屬隴梅天。
    遙帷曙氣春篝燭,病榻邪風襲貢綿。
    猶意王筠齋壁詠,玉蠩霏溜破霞牋。

    27 《景福東廂詩·柏寒》 宋·司馬光

    落落抱高節,秀出青云端。
    無言磵谷幽,自致宮廷難。
    風襲玉宇,余露分銅盤。
    不使萬年木,嘉名高歲寒。

    28 《六州》 宋·無名氏

    承皇統,天地洽清寧。
    熙帝載,建民極,百度推明。
    崇讓肄、博考儒經。
    游豫騰謠誦,星蹕天行。

    29 《降仙臺》 宋·無名氏

    星芒收采,云容放曉,羲馭漸揚明。
    觚壇竣事,齋風襲、袞衣輕。
    鑾路塵清。
    甘泉鹵簿,祲威肅、回軫旋衡。

    30 《投迤殿院》 宋·王禹偁

    南面修文德,東吳納土疆。
    蒼生思撫育,丹詔擇循良。
    烏府官新轉,龍頭桂舊香。
    渡江驄馬瘦,重地繡衣長。

    31 《宮詞三十三首》 宋·曹勛

    升暘宮里雪初消,便覺春風襲柳條。
    新醖嘈嘈瀉輕碧,盡分和氣浹狐貂。

    32 《巖桂堂》 宋·李流謙

    湘峰峨峨湘水碧,萬古魚龍護冰魄。
    荷衣芷佩凝秋霜,欲誦遺章發先白。
    天生草木預何事,乃與騷人同一骨。
    今人古人共磨滅,惟有芬香埋不得。

    33 《南華陽洞》 宋·周文璞

    稽首游名山,駕言入華陽。
    南洞極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幾妙隸畫,殘碣刊靈章。
    俛首試一闚,冷風襲綃裳。

    34 《塵外》 宋·葉茵

    自有此山扃,疑與浮世隔。
    風襲我裳,竹下有來客。

    35 《錦屏山》 宋·林景熙

    錦障郁嵯峨,秀出城之西。
    直是神氣積,宛若屏障開。
    蒼翠接重壤,上與浮云齊。
    幽花被晴壁,古樹欹層崖。

    36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天高地迥,海闊山遙。
    風襲衣,拄杖{脖月換足}跳。

    37 《邊風行》 唐·劉禹錫

    邊馬蕭蕭鳴,邊風滿磧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聲。
    襲月寒暈起,吹云陰陣成。
    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

    38 《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 唐·陸龜蒙

    吳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蕩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蹤欲探討,靈物先瘵瘼。
    飄然蘭葉舟,旋倚煙霞泊。

    39 《奉和襲美公齋四詠次韻·小松》 唐·陸龜蒙

    擢秀逋客巖,遺根飛鳥徑。
    因求飾清閟,遂得辭危夐。
    貞同柏有心,立若珠無脛。
    枝形短未怪,鬣數差難定。

    40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初入太湖》 唐·陸龜蒙

    東南具區雄,天水合為一。
    高帆大弓滿,羿射爭箭疾。
    時當暑雨后,氣象仍郁密。
    乍如開雕笯,聳翅忽飛出。

    詠物艷情

    * 關于風襲的詩詞 描寫風襲的詩詞 帶有風襲的詩詞 包含風襲的古詩詞(5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