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脈的詩詞(588首)

    561 《秋日湖上憩水仙祠》 宋·釋紹嵩

    萬木已西風,千山景象通。
    岸拖秋草綠,日抹半山紅。
    穴蟻苔痕靜,詩人眼界空。
    水仙來往處,脈脈興何窮。

    562 《舟中值雨》 宋·釋紹嵩

    客路雨連日,吾生良可嗟。
    蕭蕭打蓬急,脈脈受風斜。
    野望迷青草,江聲走白沙。
    今宵何處宿,欹枕聽鳴蛙。

    563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佛祖命脈,洞然明白。
    黑漆屏風,松蘿亮隔。

    564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偏中正,正中偏。
    正偏不及處,別是一壺天。
    水澄澄,風細細,云澹澹,月娟娟。

    565 《候禽》 宋·釋文珦

    候禽來報我,春已到園林。
    凍解通泉脈,風和動草心。
    由來增齒臘,翻是促光陰。
    其可陪人事,衰遲為不任。

    566 《老子》 宋·釋文珦

    老子深棲趣已成,塵鞿何計可相縈。
    寒泉一道知來脈,靈木多年產寄生。
    云外暗藏龍虎穴,風中清度鶴猿志。
    撾從等是無心侶,同吃山廚芋顆羹。

    567 《田父》 宋·釋文珦

    田父秉耒耜,東郊生意繁。
    風和土脈應,雨過水花渾。
    麥隴抽新穗,秧疇腐宿根。
    春耕易為力,歡笑語兒孫。

    568 《物我》 宋·釋文珦

    物我兩俱忘,隤然入道鄉。
    空為真命脈,靜是悟肝腸。
    竹月光零亂,松風韻短長。
    色聲皆妙契,曾不費思量。

    569 《送先上人歸越》 宋·釋行海

    蟋蟀聲中念故鄉,片帆風正渡錢塘。
    煙橫浦口魚謳晚,月涌潮頭蜃氣涼。
    一脈菲泉清夏后,千年酒甕醉秦皇。
    青鞋布襪秋歸早,猶有荷花鏡里香。

    570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571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氣貌棱棱,眉目溫溫。
    一脈之分派發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古壁之梭兮蟄龍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572 《寄崇福源長老》 宋·釋智愚

    一發千鈞適此時,風前無語皺雙眉。
    松源正脈將枯竭,浚發靈源復是誰。

    573 《惟侍者號曲江》 宋·釋智愚

    源脈滔滔古岸頭,往來終是礙行舟。
    無風激起千尋浪,到海方知是逆流。

    574 《贈醫博士范心齋》 宋·舒岳祥

    疾病之所生,風寒燥濕毒。
    浸淫侵臓腑,脈絡起絲粟。
    有藥所不攻,鍼砭功始錄。
    有如龍潛見,巖穴通隱伏。

    575 《暮春山居呈山甫正仲》 宋·舒岳祥

    逕盤如繆篆,石凈可橫琴。
    好鳥連朝在,蒼苔一寸深。
    撥泥尋筍脈,掃地引蕉陰。
    三客誰家有,風流壓晉林。

    576 《詠芭蕉》 宋·舒岳祥

    虛明旱藕千絲透,清冷寒泉百脈來。
    綠燭怕燒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誰裁。
    正憐夜雨敲篷響,只恐秋風裂扇開。
    月下徘徊清影動,卻疑翠鳳下瑤臺。

    577 《示兒》 宋·舒岳祥

    蛻蝶將舒魄尚凝,如癡如夢復如醒。
    風吹海水飛成雪,月入梅花脈作冰。
    有口勿言唯飲酒,無家可著不如僧。
    眼前喜見行王政,已有添丁充踐更。

    578 《次韻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宋·蘇頌

    車馬西郊踏曉光,城隅一徑繞羊腸。
    泉流帶雪添膏脈,山色逢春變郁蒼。
    云外樓臺晴掛影,風前松檜遠飄香。
    仁祠久禱蒙嘉應,預慶農疇歲襲祥。

    579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580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 關于風脈的詩詞 描寫風脈的詩詞 帶有風脈的詩詞 包含風脈的古詩詞(5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