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痕的詩詞(1242首)

    701 《接筍巖》 宋·林錫翁

    兒童日報竹平安,新筍如何折一痕。
    接住喜憑仙掌力,春風胡不長瑯玕。

    702 《癸卯十月同林子宜拜掃先師樂軒墓因和南谷寺》 宋·劉翼

    秋風颯颯已華顛,男女猶賒嫁娶錢。
    問道西軒空有夢,繙經南谷恐無緣。
    登墳薦酒徒為爾,對佛拈花亦偶然。
    回首白云無叫處,青山長在淚痕邊。

    703 《今日》 宋·馬登

    載記編為令,今朝是暮春。
    燕飛高雁塞,魚躍過龍門。
    雨大添泥濘,風清減浪痕。
    鳥啼花濕濕,紅日未騰輪。

    704 《解嘲》 宋·繆鑒

    莫笑詩翁懶出門,詩公樂事在山村。
    鶯啼楊柳金歌舞,蝶宿梨花雪夢魂。
    罨書丹青分曙色,壓醅醽醁漲溪痕。
    燕簾風裹茶煙外,自選唐詩教子孫。

    705 《四安道中所見》 宋·牟巘五

    姑溪小隊帶薰風,笳鼓歡迎鶴發翁。
    三十九年成一夢,幾多陳跡淚痕中。

    706 《宴玉津園江樓七首》 宋·任希夷

    風靜潮痕減,江空夕照多。
    星星波上艇,隱隱岸邊莎。

    707 《山傍廢宅》 宋·邵棠

    水沒溪痕不見沙,小橋分路入山家。
    一庭野景無人管,時倩東風掃落花。

    708 《和黃叔萬游西湖韻》 宋·沈繼祖

    城西去天才尺五,溯游從之不修阻。
    西湖春水漲舊痕,葡萄盎盎浮春醑。
    魚成隊陣影虛游,禽呼友朋聲樂與。
    船行是處有佳趣,芳草和煙為斷浦。

    709 《小春見梅》 宋·史彌應

    孤根十月已先漫,不待春風破玉痕。
    冷艷一枝何處見,竹邊池閣水邊村。

    710 《書行肇師壁》 宋·釋簡長

    禪徑秋苔合,寒窗帶雨痕。
    心真冥自契,句好與誰論。
    露冷蛩聲咽,風微葉影翻。
    白云如有意,終日在前軒。

    711 《釣鱉石》 宋·蘇舜元

    未窮雙佛剎,先到一漁家。
    山雨已殘葉,溪風猶落花。
    汲泉沙胍動,敲火石痕斜。
    應是任公子,竹間曾煮茶。

    712 《焦山》 宋·王大受

    自讀高陽贊隱君,便知名與此山存。
    憑欄須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載魂。
    殿上風幡飛海燕,寺前石嶠過江豚。
    何人瘞鶴無蹤跡,猶有殘碑沒浪痕。

    713 《晚憩石門洞》 宋·王舫

    艤棹石門外,天風吹夕陰。
    疏鐘醒客夢,危瀑洗塵襟。
    龍去洞云薄,鶴歸松露深。
    舊碑看米字,猶帶蘚痕侵。

    714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715 《金釜山靈泉》 宋·吳宗旦

    泉來有脈去無痕,水底神龍暗吐吞。
    莫怪一池杯樣小,個中風雨洗乾坤。

    716 《還珠洞次曾宏正韻》 宋·蕭桂林

    標柱征南不記春,未應追感淚流痕。
    巖虛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肅耳根。
    壯士於斯留顯跡,大夫非此賦招魂。
    江山今古人何在,戰馬嘶風憶故園。

    717 《題或尼院壁》 宋·蕭澥

    剪剪香云以影寒,更無紅粉舊時痕。
    只因曾悟桃花偈,閒卻春風夢幾番。

    718 《臨川洪守游南湖命予賦詩》 宋·徐恢

    芙蓉堂前春水綠,芙蓉堂后春花開。
    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車如雷。
    輕舟弄水買一笑,游人競逐墻陰來。
    浪痕不受塵滓涴,東風吹入黃金杯。

    719 《寄衣曲》 宋·許志仁

    貂裘雖云溫,非妾手中跡。
    唯此萬里衣,一針三嘆息。
    嘆息恐人聞,縫時常避人。
    開緘勿嫌涴,中有雙淚痕。

    720 《留別龍隱巖》 宋·許子紹

    矯首初來北斗峰,直穿山腹作玲瓏。
    石間蛻骨痕猶在,淵底藏死不更通。
    霖雨幾時巖墅去,臥龍底處草廬空。
    眼中要識真英物,寓亦何勞想下風。

    * 關于風痕的詩詞 描寫風痕的詩詞 帶有風痕的詩詞 包含風痕的古詩詞(12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