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月館的詩詞(669首)
561
《題妙庭觀》 宋·魏仲恭
九轉凡成吞絳雪,霓旌縹緲升丹闕。
瑤池因到阿母家,笑傲壺中閑日月。
蟠桃一熟千年久,為君持獻流霞酒。
不應移種上林春,紅顏聊駐人間壽。
回首桑田幾翻覆,世上黃糧猶未熟。
暫來仙館拂塵埃,靜對吟風幾竿竹。
562
《題梅山》 宋·張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書北闕頻。
忠言不悟主,直節恥為臣。
漢室多災異,吳門念隱淪。
掛冠忘寵辱,蒙袂出埃塵。
563
《叢桂軒四首·老翠》 宋·趙崇璡
霓裳阿妹舞婆娑,老翠連云秀復華。
露令山房籠月色,風清池館落天葩。
分來竇氏三秋種,斧罷吳生幾樹花。
莫訝仙才無用處,一朝隊引嘯煙霞。
564
《題沖真觀》 宋·趙琥
琳館絕埃塵,溪山是四鄰。
煙霞千古色,花木一庭春。
月白琴聲朗,風清鶴唳頻。
閒中時復醉,應笑市朝人。
565
《自和》 宋·趙汝湜
洞府日月閒,風景自清楚。
九關啟天鑰,容我朝帝所。
清緣宿仙館,夢碎石泉雨。
明朝得羊珠,試向張華語。
566
《麗人篇》 明·陳鶴
云為蟬鬢霞為裳,文軒繡戶逞新妝。
白蓮未作風中色,丹桂先移月里香。
洛川立處花橫水,楚館歌時聲在梁。
傷心半倚同心扇,留客雙飛并蒂觴。
楊柳垂絲空系念,蛺蝶聯群只斷腸。
欲把芳心托緘素,錦書雜淚不成行。
567
《過太湖》 明·程煜
擊楫中流去,西風客思催。
地吞南極盡,波撼北溟回。
鮫館懸秋月,龍宮起夜雷。
濯纓人不見,長嘯倒金罍。
568
《山曉》 明·豐越人
山館幽扉生曙光,曉風殘月共蒼蒼。
角巾自攬煙霞色,空徑時飄蘭蕙香。
日射女垣啼宿鳥,露翻桐葉下秋岡。
三山極目青于指,一片閑云似水涼。
570
《無題》 明·蔣主孝
鳳輦朝游繡嶺宮,村花野柳笑春風。
自懷白璧無田種,莫信蓬山有路通。
孤館暮云迷舊夢,閑庭小雨落殘紅。
貞元朝士知誰在,一曲琵琶月正中。
571
《摴蒱歌(并序)》 明·劉黃裳
龍女誦經香飯畢,長安放衙初岸幘。
桃笙幔展燕寢春,試下紅衫輕一擲。
綠云點點玳梁間,海燕翩翩對遠山。
仙人好博雷翻掌,玉女投壺電解顏。
572
《春夜省內寓直》 明·劉繪
月轉周廬映宿光,煙飄漢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黃門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鐘報知長樂,戶外鈴懸是建章。
銀浦初飛披南館,羽林宿衛周廬滿。
574
《婁江夜泊》 明·盧熊
朔風塞雁渡江煙,訪舊東游夜泊船。
野水似龍爭入海,大星如月獨當天。
荒村夢寐清秋夜,鄉館間關白發年。
兵革飄流無定著,渺余何處賦歸田。
575
《書懷》 明·盧沄
入相何人問趣裝,馬蹄空笑十年忙。
貧嫌舍北無蓮館,病喜風前有竹床。
蝸趁苔痕升雨壁,螢依月色度昏墻。
題詩欲寄高僧去,似覺身心與世忘。
576
《贈梁五兄》 明·陸之裘
太常畫品稱絕俗,海外皆傳夏公竹。
房櫳有女十五人,蘭佩云鬟總如玉。
夫人賢德婦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寶當年閱諸女,獨指伯夏勞經營。
577
《兵退后作》 明·錢宰
朔風號枯枝,長夜何漫漫。
微月出復沒,零露凄以漙。
露漙不足悲,嚴霜為之寒。
饑烏下叢薄,猛虎鳴其間。
578
《歸雁》 明·沈恒
冥鴻不覺又逢春,遠別湘南北向秦。
云接斷行天漠漠,江涵歸影水粼粼。
關山叫落三更月,旅館愁驚萬里人。
莫怪東風催去翮,清秋蘆渚又來賓。
580
《自詠》 明·石沆
我有安樂處,名為建德鄉。
唱于風起籟,虛白月生光。
自謂青云館,何慚綠野堂。
傍窗低竹幾,臨水小繩床。
* 關于風月館的詩詞 描寫風月館的詩詞 帶有風月館的詩詞 包含風月館的古詩詞(6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