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性的詩詞(1423首)
564
《錢塘賦水母》 宋·沈與求
疾風吹雨回江城,櫓牙嘔啞潮欲平。
客居喜無人事攖,相與環坐臨前楹。
眼中水怪狀莫名,出沒沙觜如浮罌。
復如緇笠絕兩纓,渾沌七竅俱未形。
566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粵人多悍驕,風聲亦惟舊。
兒童僅勝衣,挾箠相格斗。
藝精氣益橫,質化心忘陋。
家饒喜稱俠,世亂甘為寇。
569
《挽理上人》 明·林鴻
只履歸何處,懷師淚滿襟。
浮云生滅性,明月去來心。
閱世真如夢,安禪不廢吟。
留衣分法侶,寫偈別朋簪。
570
《掛枝兒》 明·明無名氏
露水荷葉珠兒現,是奴家癡心腸把線來穿。
誰知你水性兒多更變:
這邊分散了,又向那邊圓。
沒真性的冤家也,隨著風兒轉。
571
《山行書事》 唐·長孫佐輔
日落風風高風高,驅車行遠郊。
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黃茅。
茅中狐兔窠,四面烏鳶巢。
鬼火時獨出,人煙不相交。
572
《古詩(三首)》 明·王景
明月出天東,團團歷東井。
不因朝陽輝,何以散光景。
中涵古桂華,期與天地永。
本體無盈虧,清明乃其性。
573
《鶴聯句》 宋·滕宗諒
上霄降靈氣,鐘此千年禽。
幽間靖節性,孤高伯夷心。
頡頏紫霄垠,飄飖滄浪潯。
岳湛有仙姿,多鈞韶無俗音。
574
《望江南/憶江南》 宋·張繼先
西源好,仙構占仙峰。
一鶴性靈清我宇,萬龍風雨亂霜空。
高靜太疏慵。
天地樂,山水靜流通。
行坐臥憐塵外景,虛空寂是道家風。
非細樂相從。
576
《送朱元晦游湘中》 宋·黃銖
有美人兮,蹇何為兮中洲。
鳴玉佩兮,冠云章而遠游。
浮沅湘而西蹠兮,因返睇兮層丘。
繄發軔之指期兮,歌予懷以送之。
579
《鐘馗觀鬼閗蟆圖》 宋·黃載
誰推酆都扃,逸此魔十二。
相群斗蟆供戲劇,綃墨何從拂其跡。
兩雄斗於前,四鬼相視欣欣然。
小蟆對睨攤雙膝,筠籠一蟆跳欲出。
580
《秋日雜興二首》 宋·羅椅
躍魚甚微細,解轉達秋江漪。
一靜未滿刻,一動輒移時。
豈由魚樂乎,或是不性之。
商量未渠穩,風急蘆花低。
* 關于風性的詩詞 描寫風性的詩詞 帶有風性的詩詞 包含風性的古詩詞(14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