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嵐的詩詞(524首)
221
《自詠》 宋·蔡權
故居薦山東,十載去不還。
故人廬峰北,一念長周旋。
風波既渺藐,歲月空推延。
園地益新好,亭館故依然。
222
《武夷山中四首》 宋·蔡沈
余昔隱屏南,春風駐征驂。
開門傍水面,結屋依山嵐。
千崖互紆郁,萬象中渾涵。
居然歲月深,寒花露毿毿。
223
《草堂寺詩》 宋·陳堯咨
□□□跡□禪關,□殿清虛檜影間。
客□□臨來此境,僧□興廢指前山。
醉聞溪溜吟懷□,坐對嵐峰世慮閑。
他日功成重游賞,煙霞風物異塵寰。
224
《題巫山瞻華亭》 宋·鄧諫從
崚贈玉削三千丈,翠潑嵐光冷相向。
風含太古云氣長,變化溟濛紛萬象。
陰晴一日肯四時,天籟壑深虛自響。
神山娟妙擢群參,錦繡鋪張獻奇狀。
226
《后十日重游》 宋·丁逢
層樓重到已經旬,遠岫晴嵐發興清。
風送炎天墮冰雪,香清仙界引星辰。
茶瓜暫喚林間客,杖履長輸物外人。
便欲從游赤松子,君恩應許乞微身。
227
《秋霜閣》 宋·丁惟
高閣何年結構成,朱簾卷處眼偏明。
階前古木寒云色,澗底流泉碎石聲。
山近煙嵐浮幾席,樓高星斗在檐楹。
我來三伏炎蒸候,便覺清風兩腋生。
228
《仙都山》 宋·丁宣
世上洞天三十六,縉云第二十九區。
古木參天架云屋,總真靈跡號仙都。
獨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聳翠屹然孤。
仰瞻絕頂煙嵐際,曾開菡萏名鼎湖。
229
《麻姑山》 宋·范柔中
嵐迎曉日碧煙收,霜薄風清勝會游。
虎駕不來空紫府,真人應接又瀛洲。
巖前野草冬猶秀,亭下飛泉凍亦流。
他日卜鄰深有意,竟須平步揖浮丘。
230
《次踏磧韻》 宋·費士戣
寶釧金釵盛峽風,遨頭爭逐去匆匆。
旗標陣磧規模古,筵挹晴嵐氣色蔥。
宜有明珠酬白璧,空慚瓦缶間黃鐘。
紛紛雪片呈佳瑞,一飽端知萬姓同。
231
《曉起甘蔗洲》 宋·鞏豐
曉起東風惡,晴嵐忽變昏。
船隨山共走,霧與水相吞。
鉦鼓遙知寨,桑麻略辨村。
雨來無準則,容易濕柴門。
232
《靈巖》 宋·何子舉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逕倒青松,壁闕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233
《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 宋·胡衍
余杭泉石欠幽探,凈拂衣塵入翠嵐。
九鎖山門云上下,一峰天柱殿西南。
元封舊事無人記,德壽仙游有客談。
痛飲丹泉臥玄石,松風滿耳夢初酣。
234
《游潯州南山》 宋·江邦佐
南山特地森奇峰,嶙峋怪石盤虬龍。
巨靈夜半擘山腹,幻出巖竇相玲瓏。
陰陽石罅滴瓊液,拂拂洞戶生天風。
宸章炳煥神物護,斷碑零落蒼苔封。
237
《疏山》 宋·黎道華
杖藜徐步興何長,宛宛嵐光接水光。
蟬噪荒林桐葉老,風回半野稻花香。
卻過蕭寺尋僧話,又入松軒臥晚涼。
雨后微云山更好,與君行李未須忙。
238
《金石臺遙碧堂》 宋·黎道華
三真駕鶴朝上清,金童前導雙霓旌。
去如摶風不復返,至今霧雨愁青冥。
空山樓觀才煙靄,山根水作青羅帶。
道人綠發映方瞳,呼吸嵐光餐沆瀣。
239
《靈巖》 宋·李迪
靈巖山勢異,金地景難窮。
塔影遮層漢,鐘聲落半空。
千峰羅雉堞,萬仞聳屏風。
飛鶴來清竇,刳魚掛古桐。
240
《滄浪煙雨》 宋·李翔
峰澗煙波翠靄濃,危亭飛聳到晴空。
鴛來菡萏紅香里,人在琉璃翠影中。
洗出嵐光全是雨,卷回秋暑卻因風。
使君夜宴冰壺里,更有銀河一派通。
* 關于風嵐的詩詞 描寫風嵐的詩詞 帶有風嵐的詩詞 包含風嵐的古詩詞(524首)